在全國第35個助殘日來臨之際,5月16日上午,成都市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主會場活動在洛帶古鎮舉行。
▲活動現場
作為當天的重頭戲之一,活動現場發布了《中國西部主要城市殘疾人工作區域協作機制》,成都同重慶、昆明、西安、西寧、蘭州、銀川等15座城市的殘疾人聯合會一道,建立區域協作機制,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推動輔具產業發展及科技成果應用,共同破解殘疾人就業難、康復資源分布不均等難題。
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協作機制》中提到,各城市殘聯要在就業促進、權益維護、輔具適配、康復救助、人才培育等領域共商政策、協作支撐。同時,搭建平臺,定期圍繞科技助殘、康復服務、就業創業等開展研討。
在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方面,構建云端“美麗工坊”,整合各地優質非遺資源、地域文化資源,共同孵化西部殘疾人文創IP,通過“直播+電商+文旅”等模式推動傳統技藝市場化,構建殘疾人文創產業集群,提升區域殘疾人文化品牌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活動現場的展示攤位
在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方面。要聯合康復醫學、特殊教育、文化體育、理論研究等領域的權威機構及單位,推動建設區域性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共建殘疾人服務專業人才庫。開展遠程會診、技術幫扶、事業研究等精準服務,實現資源共享。探索聯合開展殘疾人文化藝術活動,共同舉辦殘疾人體育賽事,協同開展區域性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
在科技助殘,推動輔具產業發展及科技成果應用領域。《協作機制》中還提到,要支持助殘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組建聯合體等方式,加強產業技術合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推動建立區域性助殘產品數據資源互通標準,探索制定西部助殘產業協同發展指引,努力形成“研發—生產—檢測—銷售”全鏈條協作模式。
聚焦智能康復裝備、高端輔助器具等領域攻關。推動制定《中國西部科技助殘成果推廣目錄》,定期遴選具有實用性、創新性和推廣價值的助殘科技成果,開展助殘新技術、新產品展示宣傳與示范應用,構建成果轉化服務網絡體系,推動成熟產品納入區域公共服務采購清單或惠殘政策補貼范圍。
成都市殘聯負責人介紹,此次西部區域協作機制突破行政邊界,通過"需求清單+資源清單"的精準對接,形成了助殘事業的“西部解法”。他們也期待能以協作機制為紐帶,共同破解殘疾人就業難、康復資源分布不均等難題。
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攝影記者 楊譯焮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