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了連云港,走訪了當地一家知名的托管機構,幾個校區累計在校生超過千人,回來路上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托管和教培到底誰更符合市場需求?”
毫無疑問,小學階段,托管更具剛需性,但是托管真的會取代教培嗎?
未必。
但是,教培可能會逐漸托管化。
不講理論,我只寫走訪的實際見聞。
中午抵達時已經12點多,唐老師的托管班學生已經全部吃完了飯,在教室里安排學習。
七八間教室滿滿當當塞著兩三百學生。
大廳里擺放著十來張木質小床,這是給一年級小學生準備的,其他年級統一趴桌休息。
因為所有房間都滿員,沒有多余的位置。
有群友聽說孩子們連個躺睡午休的地方都沒有,還要12點到1點上1個多小時的課,都驚呆了。
江蘇的教育如此之卷?
說實話,我也第一次見午托班大中午學一小時自習課,大部分托管頂多晚上幫忙看一下作業而已。
這里卻中午還在集體學習,做題(做完老師統一批改、反饋)
還有一個是靜心儀式,孩子們吃完飯后,為了調整情緒,讓大家盡快安定下來,好靜心學習,老師們會給每位學生頭頂放一個杯子,讓大家保持不動,跟著提示音。
剛開始肯定有做不好掉杯子的,掉了的就扣分,沒掉的就加分,以此為激勵,孩子們會越來越好,做到整個班級一個都不掉,全班迅速入定。
黑板上則寫著規則:書寫工整、坐姿端正、先易后難、全程止語??!
這又是一個爭議點。
有人說好,有人說太糟糕,有人說自己也嘗試過,失敗了,孩子不喜歡。
但是,唐老師的托管班堅持下來,形成了校區文化。
另外一個就是孩子們的排隊文化、紀律嚴明,規則清晰。
在晚飯點我看到的場景,是孩子們按照次序排成一排打餐,沒有插隊,沒有打鬧,整齊有序,一個小小的打餐空間,可以迅速高效提供幾百人的打餐供應,而且是按照班級次序去領取,整個校區井然有序。
回來再看唐老師托管的辦學理念,就在主背景上:教方法、養習慣、提動力。
隨處可見的文化墻,貼著“好習慣之星”的頒獎合影,有坐姿小標兵,畫畫小能手,草稿紙使用之星,閱讀小明星,書寫大師、訂正小達人等等。
無一不在凸顯學生管理,給孩子們以自信和榜樣。
所以,在唐老師下午的分享中,他重點談到了托管班的幾個管理維度:學生管理三部曲、教師管理三部曲,家校溝通三部曲。
通過一系列清晰明確的步驟方法,把學生、老師、服務落實到細節,然后用AI系統進一步優化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學習效率。
最終達到的效果就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學習力更強,作息規律,成績也有提升,全校學生中,三好學生比例超過51%。
當地“三好學生”屬于小學生校內評價中的最高獎項,相當于學習標兵,學霸了。
我想,這是唐老師托管之所以“一位難求”的關鍵。
中午1點40左右,孩子們一起返回學校,老師帶著,從教室統一帶出,還是排隊前行,不吵不鬧。
同行有一位校長說:他們的學生管理做的很細,每個托管老師所講的話幾乎都一樣,這樣每個班的進度情況能夠保持一致。
好了,回到今天的話題。
托管和教培的關系。
托管更大程度上是以家長的剛性需求為中心,餐食、休息、學習、接送等等。
而教培更多的是圍繞學習這個核心訴求。
簡單來說,托管幾乎是可以涵蓋教培的,只是在課程深度和效率方面有所不及。
但是,我們也看到,現在的新質托管、智慧托管概念跑出,托管有了AI學習產品的助力,有了伴學督學的植入,反而成了教培的加強版。
周一到周五同步輔導,周末半天的周清或培優。
從市場端來考慮,這個模型好像更貼近家長的實際訴求。
教培引以為傲的名師、授課、答疑解惑、培優,都有可能被托管拿去,?起來。
形成高端托管的價值。
去年就在看了,常州的托管班請了本科生做負責人,提供個性化的優質的學習陪伴,竟然可以收到兩三千每月,年均消耗兩萬+的客單價,顛覆了我們常規七八百每月的認知。
連云港這家的托管費也能達到全托2000每月,因為班容率極高(每個班級人數根據教室大小來定),托管老師人均月薪可以過萬。
老師們又有周末一天半左右的休息,師資隊伍也就更穩定。
根據我的觀察,他們老師們的精神狀態雖然累,但是精神狀態還是極好的。
所以,一個明顯的感受:
傳統教培更傾向于做初高中學生的補習培優;托管學生則集中在小學階段,然后逐步往上移。
我見有地方的培訓班已經開啟了小學或初中晚托的業務,作為引流,50元的體驗包,體驗后,轉為自己的正價班。
所以,無論是傳統教培,還是轉型的AI自習室,還是托管的幾種業態(高中低),大家最后的邏輯殊途同歸。
誰能滿足家長和學生的核心訴求,并且,更智能、更規范、更實惠,更省心,則可能在下一個競爭周期中勝出。
當我們樓下的美術班開始去幼兒園門口接送孩子來上課;當鄭州的某些體培機構老師開始在自媒體平臺公開征求入戶陪練;當托管機構不斷通過系統、管理提高托管價值蠶食教培的市場份額;傳統教培是否還能堅守陣地,只補學習不做其他?
值得思考。
而我所看到教培托管化的最大難點是:
人崗匹配。
正如三年群里王老師說的:不干托管,省心一半。
教培牛師是不屑于接送學生、分飯打餐這類細碎工作的,而未來隨著競爭加劇,會不會逼迫教培逐漸開展起來此類業務,尋找更匹配的職員。
形成一個:生活阿姨、上課老師、智能系統三位一體的托管新業態呢。
也未可知。
這就是走訪完連云港這家托管班后的一點總結,回來后還拉了個群,很多人想去實地考察下,看看這家托管機構到底怎么做的。
平臺上大家有想去的,私我即可,他們有校區開放日可以接待大家。
后臺私信我備注:托管,進群。
作者簡介:八月哥,教培江湖主筆,寫過80w+爆文,跑過3個馬拉松,不抽煙、女兒奴,感謝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