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缺考救人”善意不會被辜負
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一場關乎人生的考試,哪個更重要?
煙臺街頭的一輛送考網約車里,姜昭鵬用行動給出了他的答案。當同行的同學突發心臟疾病時,他利用在學校專業課中學到的急救知識,對同學持續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與司機一起將其從鬼門關救了回來,自己卻錯過了春季高考的語文考試。
是的,在生命面前,一場考試確實算不了什么,但它也同樣影響著一名普通考生的前途命運,并見證著他多年的勤奮努力。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生命與善意都不被辜負?5月14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公告稱,將按照規定程序啟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姜昭鵬同學參加考試,此舉在社會上引發積極反響。
在許多人心中,這是姜昭鵬應得的回報,“不多、不少”——盡管在救人之后,網友們紛紛表示“人生的試卷你已獲得滿分”,甚至有個別人希望,如果最終姜昭鵬無法參加考試,也能夠通過其他方式被“破格錄取”,然而更多人還是期待看到他能同時在兩個考場上證明自己,通過常規途徑實現夢想,并為善舉畫上完滿的句號。
網絡上也有另一種聲音,擔心這樣的補考不合規定、不夠公平,甚至可能為想要鉆空子的人留下可乘之機。這樣的擔憂有其道理,正如當地考試院最初的答復:“按照考試管理規定,春季高考不允許補考?!毖a考的條件十分苛刻,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更無權限決定補考事宜,這是制度剛性的一面。換言之,是公平的制度鼓勵著姜昭鵬和萬千普通的考生為之努力奮斗,培養出自立自強的人格,也是穩定的制度確保參與者的行為不變味,更是從另一個維度上佐證了姜昭鵬選擇的純粹動機。試問,若我們提前預知了可以補考,會不會就有人捕風捉影,質疑姜昭鵬是在“走捷徑”?
高考補考并非沒有先例:2008年的汶川地震、2020年的歙縣水災中,都曾進行延考,這是天災面前的人性關懷;2014年江西兩名“奪刀少年”柳艷兵和易政勇負傷缺考,2015年海南考生韋智貴勇斗歹徒,他們參加特殊補考后最終圓夢大學,這是對善舉的鼓勵。由此可見,此次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后,姜昭鵬獲得補考機會,是一次慎重的決定,也是一次溫情的權衡。我們樂意看到制度的另一面,當不可抗力的因素降臨時,盡力提供公平的機會。
更進一步來看,這樣的補考也是對社會正氣的一次有力弘揚,是對見義勇為最生動的注解。啟動補考程序、改用備用試題,整個環節都需要另外提供資金和人力保障,甚至可以說“不太劃得來”。然而這樣的鼓勵卻被當事人和公共輿論所認可,因其相比金錢和榮譽證書更能體現互助的精神,也更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缺考救人”的故事,對我們而言是啟示也是激勵:生命和善意同樣無價,當面臨類似的抉擇時,不必猶猶豫豫、也無需過度衡量,盡管遵循心中的正義行動起來吧,它們定然不會被辜負。( 默達)
來源:南方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