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華裔的身份,新加坡籍的女演員李凱馨,在最近幾年可是在中國接到了不少戲份,其中由她出演女二號的《赴山海》,更是被人民日報統計到了網友期待榜單。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在中國享受機遇的藝人,最近卻被曝出了辱華事件。
此事嚴重到連眾多官媒都看不下去,其中人民日報將《赴山海》移出之前的榜單,其他官媒甚至直言李凱馨吃中國飯,砸中國碗!
那么,事情的前因后果究竟如何?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請理性觀看
風波驟起
最近,一段被描述為“包含不當言論”的錄音片段在社交平臺引發關注,盡管一些媒體出于內容尺度考量未公開具體細節,但“貶損中國觀眾”的模糊定性,已足以讓公眾議論紛紛。
而這場鬧劇的主角,那位辱華藝人,是李凱馨。
說起她來,作為在中國影視行業活躍近十年的藝人,李凱馨的職業軌跡頗具代表性。
從2015年通過蘋果新春微電影《老唱片》進入大眾視野后,她陸續參演《海上牧云記》《倩女幽魂:人間情》等作品,從青澀新人逐漸成長為具備一定市場號召力的演員。
在近期熱播的古裝劇《赴山海》中,她還飾演女二號,該劇此前更被人民日報納入“網友期待劇集”統計名單,足見市場對其項目的認可。
只可惜這么好的機會,一個在中國市場收獲角色機會、商業資源,甚至將“近半人生”烙印于此的藝人,卻陷入“立場爭議”的輿論漩渦。
不管怎么說,隨著事件發酵,李凱馨工作室的回應成為焦點。
而人們等待的不僅是對錄音真偽的說明,更是對其與中國市場關系的重新確認。
在文化認同與職業發展深度綁定的當下,這樣的爭議早已超越個人風波范疇,演變為行業對藝人價值觀審核的集體反思。
滯后聲明
其實在輿論剛發酵的時候,李凱馨就該站出來表態了,然而事實卻是他們選擇先靜默。
等到5月10日,她的工作室才發布聲明,以“內容純屬造假”“嚴重侵犯權益”否認爭議,并強調藝人“始終尊重中國文化、積極參與文化交流”。
李凱馨自己“澄清”的時候還特別提及“出生于中國、16歲返華生活近十年”的成長軌跡,試圖以情感敘事緩和矛盾。
但聲明的滯后性反而讓公眾聚焦于“為何未能第一時間回應”的核心疑問。
對于回應延遲的原因,團隊雖未在聲明中明確說明,但輿論場自發衍生出“技術核查需要時間”的猜測。
畢竟現在科技這么發達,“AI合成技術偽造音頻”確實存在可能。
然而在缺乏專業機構鑒定報告或原始錄音對比的情況下,這類推測很快被另一派網友反駁:
“若無實質證據,所謂‘技術背鍋’不過是避重就輕的托辭。”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一些官媒已經了解到了相關消息,有些已經開始“帶頭沖鋒”。
其中不乏有一些以《藝人吃中國飯砸中國碗絕不容忍》為題發文的媒體,還在標題中“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表述。
有些甚至指名道姓,精準擊中爭議內核。
不管怎么說,出了這么個事,屬實讓李凱馨的粉絲難受,畢竟此前被人民日報還把《赴山海》列入“網友期待劇集。
但回過頭來一看,大家不難發現人民日報已經將《赴山海》移除了那個榜單,在5月10日發了一個新的。
而且在爭議爆發后,官微刪除所有提及李凱馨的文案,領銜主演名單中她的名字被隱去,甚至有消息稱其戲份正在緊急刪減。
對于劇組而言,這種“割席”式處理實屬無奈——該劇原本計劃借主流媒體背書擴大影響力,卻因主演爭議陷入“播映風險”。
而對粉絲來說,人民日報5月初對《赴山海》的推薦與5月中旬的“隱形下架”形成鮮明對比,這種落差讓不少人感慨“信任錯付”。
輿論場的情緒持續升溫時,“越扒越有”的苗頭開始顯現。
軌跡迷思
其實這位新加坡籍華裔藝人的職業生涯,從始至終帶有鮮明的“跨界”色彩——幼年因母親權怡鳳(新加坡主持人)的行業資源接觸演藝圈,14歲通過認干爹李榮達(新加坡明星理發師)獲得關鍵助力。
甚至不惜改姓“李”以深化利益聯結。
這段經歷在當時被視為“演藝圈生存策略”,卻在爭議爆發后被重新解讀,而李榮達此前公開的“被屏蔽”指控,更是把李凱馨推到了風口浪尖。
據其透露,李凱馨成名后逐漸與自己斷絕聯系,甚至被其團隊威脅“停止發聲”。
盡管法律層面尚無定論,但公眾對其“職業忠誠度”的質疑已悄然滋生——當一個藝人可以為事業發展改姓氏、認干爹,其公開表態的“情感真摯性”又有幾分可信度?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爭議的漣漪還波及到看似無關的人物。
一張李凱馨與霍建華的舊合影在此時被翻出,畫面中兩人互動熱絡,被部分網友賦予“過度親密”的解讀。
事實上,這類“躺槍”現象在娛樂圈屢見不鮮,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爭議事件的擴散性——當藝人價值觀出現爭議,任何過往關聯都可能成為被放大鏡檢視的對象。
不過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看上去也很早,那時候霍建華肯定不知道會發生現在的事情,所以大家還是理性一點。
結語
事件發展至此,“越扒越有”的輿論特征已清晰顯現:從錄音爭議到團隊回應,從成長軌跡到社交關系,每個新挖掘的細節都在重塑公眾認知。
但需要明確的是,梳理這些背景并非為了進行人格批判,而是試圖呈現一個殘酷的行業現實。
當藝人將市場視為“資源池”而非“責任田”,當職業規劃中缺乏對文化認同的敬畏,類似的信任危機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李凱馨
北京日報客戶端-女藝人深陷“辱華錄音”爭議,引眾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絕不容忍
環球網-女星李凱馨陷“辱華”爭議!吃中國飯,砸中國鍋,絕不容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