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鈣。主產于河南、安徽、江蘇。采挖后,除去泥沙及雜石。以色白透明、有光澤者為佳。味辛、咸,寒。歸心、胃、腎經。
飲片辨識
呈斜方塊狀、斜方板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等。無色、白色、黃白色或灰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平滑,具玻璃樣光澤。質堅硬,敲之多碎成斜方體小塊,斷面平坦,有的斷面可見棱柱狀或板狀不規則交互排列組成的層紋。用小刀可以劃刻、無臭,無味。
功能與主治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用于壯熱煩渴,口干舌燥,牙痛,小便不利。
效用分析
南寒水石辛咸性寒,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新修本草》言其有“療熱不減石膏”之效,故可用治溫熱病,邪在氣分,壯熱煩渴。人心經,善清心經實火以除煩,《名醫別錄》云其“主胸中留熱結氣”,故可用于心火內擾,胸中煩熱,小便不利;入胃經,善清瀉胃火以止渴,故可用于胃熱熾盛,口干舌燥,牙痛等。
配伍應用
南寒水石配石膏
南寒水石辛咸性寒,善清心胃實熱而除煩止渴;石膏辛甘性寒,善清肺胃實熱而除煩止渴,又具解肌退熱之效。兩藥伍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增強,可用治溫熱病邪在氣分,壯熱煩渴者。
南寒水石配青黛
南寒水石善清氣分之熱,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青黛善清血分之熱,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效。兩藥伍用,既能清氣分之熱,又能解血分熱毒,故可用治溫毒發斑,血熱吐妞,丹毒等癥。
方劑舉隅
紫雪(《蘇恭方》,錄自《外臺秘要》)
藥物組成:
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水牛角、羚羊角、沉香、木香、玄參、升麻、甘草、丁香、芒硝、硝石、麝香、朱砂、黃金。
功能與主治:
清熱開竅,息風止痙。用于溫熱病,熱閉心包及熱盛動風證,癥見高熱煩躁,神昏語,驚厥,口渴唇焦,尿赤便秘,舌質紅絳,苔黃燥,脈數有力或弦數;以及小兒熱盛驚厥。
桂苓甘露飲(《宣明論方》)
藥物組成:
獲苓、甘草、白術、澤瀉、肉桂、石膏、寒水石、滑石、豬苓。
功能與主治:
清暑解熱,化氣利濕。適用于暑濕證,癥見發熱頭痛,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及霍亂吐下。
文獻輯錄
《名醫別錄》
“主胸中留熱結氣,黃痘,通血脈,去蠱毒。”
《新修本草》
“療熱不減石膏也。”
作者:中山市人民醫院藥學部 副主任藥師 丁旭平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中山市人民醫院藥學部 主任藥師 劉銳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