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天氣溫度變高,雨水也多了起來,而家里的枇杷樹,這個時候也已經(jīng)快成熟了,很多已經(jīng)開始變黃。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孩子就一直嚷嚷著要吃枇杷,當(dāng)時爬到樹上給她摘枇杷,差點摔下來。
家里的這棵枇杷樹,少說也有十多年了,每年摘枇杷吃,從來沒想過,為什么家里人要種幾棵枇杷,就因為它口感好嗎?如果這樣的話,為啥不去種櫻桃之類的呢?這個也很好吃啊?后來,爺爺告訴我,比起其它水果,枇杷價值可大了去了,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更是要種上一棵。
正所謂“一樹枇杷五味藥”,那么枇杷到底有啥功效和禁忌呢?而且這里提醒大家,4類人最好別吃。
枇杷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水果,而且黃黃的顏色,倒象足了我們提到的炎黃子孫,這種果子很是特別,大部分的果子都是秋天成熟,它反其道而行之,在初夏的時候,就已經(jīng)成熟,尤其是端午前后,便迎來最佳的品賞期。
而且這種果子,也最討人喜歡,它掛在枝頭一串串的,看著就感覺大豐收,而且還寓意著多子多孫,在南方地方也最為常見。
枇杷到底有啥功效和禁忌呢?
在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當(dāng)中,枇杷的作用可不容小覷,它有益肺、健脾、潤腸、養(yǎng)膚、護肝的食療作用,而且在這個時候吃上一些還能起到解暑祛濕的一個功效。
老輩人一提枇杷,總會和我普及一番,說枇杷全身是寶,藥食兩用,其味甘、酸,偏涼,無毒,入脾肺肝三經(jīng),潤肺、和胃、降逆、止咳。甚至在《本草綱目》、《隨息居飲食譜》、《日華子本草》等典籍當(dāng)中,都有關(guān)于它的一個記載。
也就說,吃了枇杷之后,不僅可以止咳,還能消食、通便以及幫助解郁等,事實上,這種說法,還不夠全面。
之所以說“一樹枇杷五味藥”是因為,不僅僅是枇杷的果實有藥用價值,正棵的枇杷樹都不能小覷,從根到花、葉、果,每一個部分,都有其藥用價值。
枇杷葉,四季常綠,葉面寬大,其味苦、性平,入肺經(jīng),質(zhì)地輕浮,是清肺、降肺逆、止咳的“黃金葉”,可化痰止咳、降火下氣。
枇杷果,果肉味甘、酸、偏寒,入肺胃二經(jīng),生吃能生津,化解春燥和上火問題。
枇杷核,曬干后也是一味中藥,味苦、辛、性微溫,入肝、脾、肺經(jīng),可散肝熱、疏肝風(fēng)、化水腫、止咳痰。
枇杷花,其味甘、苦、偏涼,入肺經(jīng),曬干后入藥,可化痰止咳、利尿消腫,適用于咳痰中帶血之癥,又叫“止咳花”。
枇杷根,其味苦、性平,入肺肝二經(jīng),鮮用或炮制入藥均可,治虛勞干咳、乳汁稀少、風(fēng)濕痹痛等問題。
也就是說枇杷,它事實上,不管是果子葉子還是花亦或者根,都有著很好的食療作用,尤其是葉子,營養(yǎng)價值甚至是不輸枇杷果的。
不過枇杷雖然好,有4類人,最好是不要去吃。
第一類,已經(jīng)感冒的人,枇杷果糖分也比較高,吃了容易加重病情。
第二類,脾虛便溏者,吃枇杷會引起脾胃不適,枇杷屬于寒涼之物,會加重腹瀉。
第三類,糖尿病患者,這個果糖成分很高,吃了之后,很容易導(dǎo)致血糖的一個快速升高。
第四類,孕婦,枇杷比較的寒涼,懷孕吃可能引起妊娠期糖尿病。或者是引起身體不適。
一樹枇杷5味藥,可是一點不夸張,而且它的食療價值,遠比想象當(dāng)中的要大很多,所以家里有小孩的,可以種上一棵枇杷,平時咳嗽之類的,也可以用它入藥,另外這個時候當(dāng)水果吃,也能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