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冬博會十周年發布會在京召開
記者李晗
5月15日,2025年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以下簡稱“冬博會”)發布會在北京石景山區舉行。發布會指出,今年,冬博會已邁入嶄新十年,2025年冬博會將圍繞“向世界 再出發”主題,于10月在石景山區拉開帷幕。屆時,以國際化、產業化和先鋒范為三大核心亮點的冬博會,將為觀眾呈現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包括展覽展示、高峰論壇、產業對接、專場活動等,盡顯北京“雙奧”國際賽事名城風采。
2025冬博會發布會現場
推動冰雪經濟發展共繪賽事名城畫卷
從首鋼園冬奧場館的活化利用,到中關村石景山園冰雪科技企業的集聚;從“冰雪+數字”場景的跨界探索,到京津冀冰雪消費圈的協同構建,石景山區正以“一核三圈多點”的產業布局,推動冰雪經濟從“賽事驅動”邁向“全域生態”。
石景山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張盛軍發表致辭
正如發布會上,石景山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張盛軍致辭時所述,自2016年首屆冬博會落戶石景山以來,石景山區就開始與其共繪冰雪產業的廣闊藍圖,這段跨越近十年的深度合作,彰顯了石景山區在冰雪經濟版圖中的戰略地位,也印證了雙方的深厚情誼。今年,第十屆冬博會再次落地石景山,不僅為區域冰雪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更為石景山區冰雪事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如今,石景山區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產業轉型優勢,加快發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成功入選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全力打造體育產業創新標桿,助力北京市打造雙奧國際賽事名城,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能。今后,石景山區將加快推進石景山體育館、首鋼大跳臺等場地設施改造新建,滿足更多賽事舉辦和群眾體育活動需求;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賽事體系,提升冰雪、乒乓球頂尖賽事品牌國際影響力;全面深化產業融合,拓展更多優質體育消費場景,圍繞北京“雙奧100”賽事體系、“兩園一河”總體布局,完善“賽事+”消費新場景,讓體育成為區域發展的閃亮名片。
冰雪產業碩果累累助力經濟蓬勃發展
舉辦冬博會是北京踐行在申辦2022年冬奧會時對國際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作為全球冰雪產業發展的標桿性平臺,冬博會自2016年舉辦首屆展會以來,歷經九年耕耘,已穩居世界冰雪運動展會之首,成為展現中國冰雪經濟活力與國際協作成果的重要窗口。
正如冬博會主辦方亞洲數據集團聯席總裁張莉所述,在冬博會舉辦的十年間,展會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累計吸引國際奧委會、國際冬季兩項聯盟、國際雪車聯合會等七大冬季運動國際協會,以及芬蘭體育與文化部、奧地利國家奧委會、瑞士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機構與行業組織深度參與,參展品牌覆蓋冰雪裝備、科技研發、文旅融合等全產業鏈,國際化率達68%,構建起全球冰雪資源對接的核心樞紐。冬博會不僅為冰雪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平臺,還促成了200余項國際合作項目。同時,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2700億元,增長至2025年預計突破1萬億元,全球占比從3%增至15%。在大眾參與層面,中國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國家戰略引領下,成為全球冰雪消費增量核心引擎。在技術政策雙輪驅動下,冬奧遺產效應持續釋放,中國冰雪產業生態實現從規模擴張向技術自主化、賽事商業化的深度轉型。
2024冬博會現場(資料圖)
此外,發布會還從國際化、產業化和先鋒范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2025年冬博會的籌備情況,今年10月將為全球冰雪愛好者提供一場“冰雪盛宴”。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冬博會的重要產業成果,今年的《中國冰雪產業研究報告》也將繼續在冬博會上發布,為相關城市、相關企事業單位及冰雪產業機構等提供更加專業、更為全面的智力支持,進一步助力中國冰雪經濟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