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第105屆美國胸心外科學會(AATS)年會上,一項來自河南的研究成功“出圈”。
由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團隊主導的《新輔助放化療對比新輔助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食管鱗癌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中期分析結果》作為口頭報告在會上亮相,引發國際胸外科專家熱烈討論。
手術前“軟硬兼施”?
河南團隊探索更優治療路徑
對于局部晚期食管鱗癌患者,手術前到底該選擇“單純化療”還是“放化療聯合”?這是長期困擾全球臨床醫生的一大難題。
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自2019年起啟動為期5年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嚴格遵循國際標準,對400余名患者進行全病程精細管理與隨訪。中期研究數據分析顯示,盡管在總生存期上與化療組差異不顯著,新輔助放化療在控制食管癌術后復發方面具有更大優勢。
所謂“新輔助放化療”,指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前,先進行放療聯合化療的治療,實現對食管局部腫瘤和潛在轉移灶的雙重控制。
從鄭州到西雅圖
河南智慧贏得世界掌聲
在AATS這一全球胸心外科領域的舞臺上,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孫海波代表團隊進行口頭報告,向世界展示“河南方案”的嚴謹數據與創新價值,贏得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與廣泛關注。
美國胸心外科學會(AATS)創辦于1917年,是該領域影響力大、標準高的國際學術平臺。研究成果能在國際舞臺亮相,彰顯我院胸外科團隊在食管癌診療方面的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
胸外科主任邢文群表示:“我們不僅要參與國際會議,更要為全球患者提供解決方案。該成果憑借詳實數據與嚴謹論證,為局部晚期食管鱗癌術前新輔助治療的選擇提供了重要的中國數據,有望革新國內診療指南、推動臨床規范化進程,對提升我國食管鱗癌診療水平具有里程碑意義。”
不止一項成果
更多研究正在推進
除了新輔助治療方案,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團隊還在積極探索“免疫聯合化療”“術后輔助免疫治療”等多項前沿研究課題,圍繞食管癌治療中的熱點與難點持續攻堅,試圖通過大數據和循證醫學證據為食管癌患者提供更科學、更有效的診療路徑。
此項研究登頂重磅國際會議的口頭報告,標志著河南醫學科研從“參與者”邁向“引領者”。從“河南經驗”到“中國方案”,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正以更加開放與創新的姿態,在全球胸外科領域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記。
專家介紹
邢文群
胸外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河南省腫瘤醫院食管癌、肺癌MDT首席專家,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縱隔腫瘤專委會常委,河南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肺癌、縱隔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康復醫學會遠程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外科學組組長,河南省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副主委,河南省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食管疾病》雜志編委。
獲得國家專利1項,獲得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廳級科研成果二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與國家“十二五”、“十一五”課題,以PI牽頭多項臨床研究。擅長食管癌、肺癌、食管胃交界部癌、縱隔腫瘤及胸壁腫瘤等胸部良惡性疾病的微創手術與綜合治療。
坐診時間:周一上午
孫海波
胸外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河南省衛生健康委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科技創新杰出青年,河南省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青委副主委,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青年專家,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分子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河南省生命關懷協會副主委,中國抗癌協會惡性間皮瘤專業委員,常委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 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 委員 ,國際食管疾病協會(ISDE)會員,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0余篇,包括 Annals of Surgery,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Lung Cancer等。
坐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五下午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