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6日訊 進入5月,泰安市岱岳區的萬畝櫻桃迎來采收高峰。晶瑩剔透的果實壓彎枝頭,分揀中心市場火熱開秤,繪就出一幅“車馬盈門搶鮮忙”的豐收圖景。
在岱岳區下港鎮趙峪村,山地櫻桃迎來了成熟季。當地村干部正在進行直播帶貨,售賣新鮮的櫻桃。村民們穿梭在山坡田間,采摘、分裝動作嫻熟,為供貨忙碌著。
趙峪村村民徐翠英表示:“我們沙土地都是丘陵和山區,都是用山泉水灌溉的,并且咱上的都是豆子家用肥,甜度格外高。我自己種了200多棵樹,今年價格也不錯,一畝地一萬多塊錢是穩拿的。”
作為典型的山地村落,趙峪村做活櫻桃產業,積極探索旅游采摘、助農直播為一體的銷售鏈條,讓千畝櫻桃走出大山。
趙峪村黨支部委員張明山介紹到:“目前,我們村櫻桃種植面積已達2000余畝,年產量突破50萬斤,是我們村民增收的支柱產業,產值超過500多萬,通過‘線上電商+線下采摘’的銷售模式,我們的櫻桃遠銷全國各地。”村干部提到的市場,就是下港鎮剛剛開市的興港果品分揀包裝中心。在這里,滿載櫻桃的車隊駛向全國各地,前來售賣的村民絡繹不絕。
目前,下港鎮全鎮共有大櫻桃約1.5萬畝,每年總產量1.2萬噸,栽植紅燈、美早、布魯克斯等9個品種?,F在中心每天交易量平均七十余萬斤,一直持續到6月10日左右。
隨著果品分揀包裝中心的啟用,大櫻桃實現了統一分揀、包裝,統一價格,中心也成為櫻桃產業延鏈增值、農文旅融合的關鍵樞紐,讓剛剛下樹的大櫻桃迅速走向全國各地。
產供銷全鏈條的升級,讓岱岳區櫻桃身價倍增。目前,岱岳區已經形成了“標準化種植+集中分揀+電商矩陣+農旅融合”的全產業鏈模式,讓更多村民共享鄉村振興紅利。
閃電新聞記者 張天成 李翔宇 岱岳區臺 王景曉 泰安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