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家出版社,發現更多文學好書
★《洞庭人家》以細膩筆觸勾勒時代輪廓,以人寫史,由宋家三代人的奮斗歷程,生動呈現了洞庭湖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進程與時代演變。以事寫人,塑造了以宋明澤為代表的新一代民營企業家形象。題材獨特,主題鮮明,是對“新時代山鄉巨變”的生動詮釋。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吳義勤
★ 在當下有關“新時代山鄉巨變”的文學書寫中,《洞庭人家》以豐盛扎實的日常經驗描寫、生動感人的創業者形象塑造,顯現出別具一格的風貌。余紅是一位對當代生活的內在結構別有體會的作家,這使《洞庭人家》成為對地方、對人的一次重新發現。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李敬澤
★ 《洞庭人家》是一部編年體創業史,以宋家三代人的艱苦奮斗和曲折成長,描繪了洞庭湖地區四十多年改革發展的壯闊場景,又以紛繁復雜的人物塑造和故事講述,勾勒出宏大深廣的生活畫卷。風物風情彰顯大湖神韻,歡樂憂傷道盡百姓甘苦,斑駁陸離原是生活底色。
——湖南省作家協會原主席
王躍文
★ 《洞庭人家》以洞庭湖地區城鄉交叉地帶為舞臺,書寫了宋明澤從部隊轉業回鄉創業的非凡經歷,歌吟了他把個人奮斗融入鄉村振興的不懈追求,表現了民營企業家在改革開放中的成長與奉獻。故事引人入勝,人物鮮活生動。這部作品既是作者個人創作的新突破,也是現實題材長篇寫作的新收獲。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
白 燁
★ 這是一部具有鮮明洞庭湖印記的小說,呈現了洞庭湖地區別樣的生態風景。余紅帶著細膩的情感,以清新生動的語言將湖區人的故事娓娓道來,描繪出一幅大江大湖走向新時代的壯闊畫卷,塑造了“洞庭人家”這一獨特文學典型,這一群體式典型與洞庭湖相伴而生,具有水的品性,凝聚為一種洞庭湖精神,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上善若水”的精神魅力。
——著名評論家
賀紹俊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洞庭人家》
余 紅 著
作家出版社
新書介紹
《洞庭人家》講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以宋長江、許玉珍為代表的創業者,深耕細挖宋記食品,圖謀生計與發展;以宋明澤為代表的先行者,帶領洞庭鎮人在改革與轉型的矛盾中突圍,帶動周邊三區五鄉共同發展;以宋云帆、宋云峰為代表的新一代,緊跟新時代潮流,守正創新,與湖區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個體創業者、改革先行者、生態守護者,以他們的勤勞、智慧、執著,為建設湖區、振興鄉村、守護一江碧水,描繪出一幅向著未來砥礪前行的壯麗畫卷。
編者介紹
余紅,湖南岳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小說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文藝人才扶持“三百工程”文藝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著有長篇小說《黑煤》《鴻運》《琥珀城》《從未走遠》《洞庭人家》,中短篇小說《百合株》《清除淤泥》《五顏六色》等。多篇作品發表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中國作家》等。《清除淤泥》榮獲2016年“中駿杯”《小說選刊》雙年獎讀者最佳印象獎,《百合株》榮獲湖南省第六屆毛澤東文學獎,《我的青春有片海》榮獲2019年第四屆海峽兩岸新媒體原創文學大賽銀獎。《洞庭人家》入選“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
文章試讀
第一章 大江大湖
一九八三年,五月天,太陽起得格外早。早晨六點不到,東洞庭湖已籠罩在一片金色的薄霧之中。宋明澤想到燕妮今天下午回嶺陽,就早早來到鎮北大堤巡堤。湖風掠過,坡下蘆葦沙沙作響。燕妮希望他能隨她一起落戶北京,可他從部隊轉業選擇了回洞庭鎮,說浸湖水太深離不開。燕妮不再出聲。好不容易打通電話,不出聲是會急死人的,掛機時燕妮總算開口,說她回趟嶺陽,見面再說。他無法猜測燕妮的決定,但他清楚自己不會輕易離開這片土地。他脫了白襯衣跟黃挎包碼放在一旁,提起軍褲卷到膝蓋上,埋頭開干。
半個月前連降暴雨,把這節堤壩中段沖了一個缺口,洞庭鎮組織了百來人搶修,昨天才完工。這是他從部隊轉業到鎮政府的第一份工作,每天帶人在堤壩上壘土石、填沙袋。
不覺間在堤壩上忙完收尾工作,全身已被汗水澆透,他顧不上汗水黏身,直接躺在了草地上,歇了陣氣后,側身從挎包里摸出一張報紙又看了一遍——“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鼓勵農民興業致富”。
洞庭鎮處在城鄉接合部,只要改變觀念,改變洞庭鎮就不是難事。他神游了一陣,兩只白琵鷺出現在他面前。它們翹起頭羽看稀客似的盯了他一會兒,開始覓食。
湖面隱隱傳來一陣漁歌互答的笑鬧聲:“喲嗬——一件馬甲與胸齊,半截褲子腰間系,兩只粗手舵掌穩,一雙大腳浪踏平……”東洞庭湖大部分漁民住在湖畔茂密的蘆葦蕩里,過著起居船艙、捕魚換糧的簡樸生活。一聲聲洞庭號子從湖上傳來,新的一天,漁民們又開始忙活。待他起身,晨霧早已散開,遠處漁帆點點,他心情不由開闊了許多。
宋明澤穿上襯衣繼續巡堤,沒走多遠,身后傳來一陣熟悉的腳步聲,他回頭看時,父親宋長江已踩著套鞋到了跟前。父親頭上熱氣騰騰,一件灰色褂子汗濕了半截,背后照常掛著一頂麻色斗笠,卷起的褲腳還在滴水。宋明澤無奈地笑了笑,巡堤事宜他早和父親交接清楚,可父親又跟了過來。一旁幾只燕鷗嘰嘰喳喳叫得歡快。父親瞟了瞟這幾只鳥兒,哎呀了聲:“今天小滿啊,小滿小滿江河漸滿。”燕鷗是洞庭湖的夏季候鳥,小滿到,它們成群出現在湖畔時,夏天也近了。
宋明澤想著燕妮有些心不在焉。一只蒼鷺不離左右,水中幾只天鵝正交頸呢喃;不遠的淺水區,幾場雨后的大水漫過堤壩,形成了一條幾十米長的瀑布,大片的魚群跳出水面,場面甚是壯觀。他剛才還迷茫的眼睛瞬間清澈,“哦嗬”了一聲,手指著西側喊道:“爸,快看,鯉魚躍龍門!”
一旁的宋長江搓著布滿老繭的大手探身看了看,黝黑的臉頰涌起兩片潮紅,嘿嘿笑道:“有崖鯉、鰱魚,哎呀呀,大的怕有幾十斤。”
話才落音,空中飛來一群白鷺,陸續棲息在前方湖灘中,不一會兒那片湖岸線便鳥頭攢動,直直望去甚是晃眼。宋長江抬頭看的時候口里念叨著什么,眨眼的工夫有多少只鳥兒從頭頂飛過,就數了個清清楚楚。宋明澤嘖了聲,自嘆不如:“爸,您這眼力沒誰了,這招我可學不來。”
宋長江濃眉微挑,說:“沒有學不來的事,一熟百通。巡堤啊,靠的就是一雙眼睛,要定時排查堤壩的隱患,哪里有缺口,哪里管涌,哪里要搶修……都要記錄下來。”宋長江聊起巡湖事宜時,臉上熠熠生輝。
宋明澤想著自己的心事沒回應。宋長江見兒子不出聲,微微皺了皺眉頭:“曉得你嫌棄這個工作,但你要曉得,萬里長江險在荊州,難在洞庭,守湖巡堤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來的事,肩負著湖區人的生命安全,別以為這活誰想干就干得了的哈。”
宋明澤回過神來:“哪個嫌棄了嘛。這幾年我在部隊學了很多東西,也開闊了眼界。如今剛承包到戶,百業待興,我巡湖再好沒用啊,聽說鎮上堤壩缺口沒錢修建,發生管涌沒錢請工程隊,改變洞庭鎮的現狀才是關鍵。”宋長江瞥了他一眼:“改變,改變洞庭鎮那么容易呀!就算你有這個想法也得先從了解這湖水開始。”
宋明澤想和父親聊聊,肚子卻咕咕直叫。
宋長江轉過身來,選了一塊干草地盤腿坐了下來,從帆布包里拿出一包魚干,外加兩塊豆皮,這就是兩人的早餐了。宋長江習慣性地摸起挎在腰間的軍用水壺,輕輕一拔壺蓋,酒香撲鼻而來。他仰頭咕嚕嚕灌了幾口后,意猶未盡地喊了聲“好酒”,眉頭舒展開來。這個軍用水壺是結拜兄弟馬建設送的,此后便成了宋長江的專用酒壺。他自詡“酒神”,百杯不醉,說可以三天不吃飯,不能一餐少酒。
這會兒宋明澤還真餓了,抓起一塊豆皮就往嘴里塞。母親許玉珍做的豆皮堪稱一絕,兩面煎至焦黃,包裹著煮熟的糯米,配上辣椒蘿卜丁,撒上一把料,一口咬下去外酥里糯又香又脆。父親看他狼吞虎咽,又拆開了一包魚干。一群鳥兒便撲棱著翅膀圍了過來,父親嘿嘿笑開了:“看看,聞香知味,你媽做的小吃啊,連鳥兒都饞嘴嘞。趕緊地,填飽肚子去干活。”
一陣自行車的鈴鐺聲響起,伴著“明澤,明澤——”的喊聲傳來,宋明澤聽出曹曉婭的聲音,忙從坡下的蘆葦中鉆了出來,三步并作兩步躍上了堤壩,揚揚手喊道:“曉婭,曉婭,這兒呢。”
一個短發女子騎著自行車從堤上趕來,人還沒到跟前,風鈴樣的笑聲已傳到耳邊。她騎到近前泊車,紅撲撲的笑臉上汗珠直滾。曹曉婭個頭不高,穿一件的確良的白色襯衣,一條灰色長褲,巴掌大的小臉,笑起來眼睛瞬間成了彎彎的月牙。她顧不上擦汗,忙把手中一個紙袋子遞給了宋明澤,說:“你要的資料,我去區里找人才要來的。”
宋明澤接過資料袋,感激地說:“曉婭,夠迅速,謝了啊!”
曹曉婭咳了聲:“建設家鄉,人人有責!”
這句話如一縷清風,讓宋明澤的精氣神頓時提了起來。但他無法確定曹曉婭的想法是否和他同步,問道:“曉婭,你師大畢業完全可以留省城啊,怎么也回了洞庭鎮?這兒落后又荒蕪的。”
曹曉婭一臉稚氣地回道:“再荒蕪也是我的家鄉,落后怎么了,落后是可以改變的。”
“曉婭,你的想法和我一樣,洞庭鎮依江傍湖……”
陽光正濃,金色的煙霧在宋明澤臉上流淌,照得他閃閃發亮。他的相貌完全融合了他父母親的優點,眉宇間有湖區人特有的豪邁,也有江南水鄉人該有的柔情,寬頭方臉,劍眉星目。可能這段忙著搶險,頭發又長了幾寸,下巴胡楂也隱隱冒了出來,愈發增加了他的陽剛之氣。
曹曉婭眼波流轉,往宋明澤身邊靠了靠,偷偷瞟了他一眼,咯咯地笑道:“沒發現我們的家鄉很美嗎?煙波浩瀚,千鳥飛翔……”暢想至興處,她的眼角微微上翹,忽閃的睫毛就像蝴蝶扇動的翅膀,讓那雙原本不大的眼睛看起來生動又明亮。
這一刻,宋明澤被曹曉婭的激情感染,全神貫注地看著她,不由得想起劉燕妮在他家避難時,三人幾乎形影不離的日子。彎彎曲曲的荷花叢中,他們一起泛舟,一起捕魚撿螺螄,一起爬圍墻去九華山的五七干校農場偷豌豆,讀初中時三人還一起躲在九華山上的樹林里看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后來燕妮回北京讀書,他去部隊當兵,曹曉婭考上了省城師范大學。曹曉婭畢業后回洞庭鎮學校當老師,每天騎輛自行車從鎮北堤上經過,和宋明澤碰面時,兩人總有講不完的話題。
這次聊到如何改變洞庭鎮,宋明澤就像打了雞血似的,拉著曹曉婭找了個陰涼處坐下來繼續討論。這也是曹曉婭最享受的時光,她可以盡情地注視著他。堤壩下蘆葦中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突地幾只紅嘴鷗從蘆葦中飛了出來,掠過倆人的頭頂。曹曉婭“喲”了一聲,笑了起來:“哦,這些調皮的家伙,總是不合時宜地來搗亂。”坡下傳來咳嗽聲,曹曉婭瞥見是宋長江,停止了剛才的話題,心中嘀咕,只要她和宋明澤在一起,江爹總會故意咳嗽幾聲。她知道江爹不喜歡她爸,但那是父輩之間的恩怨,跟自己有什么關系呢?郁悶一閃而過,她定定神上前招呼:“江爹,您不是退休了嗎,還來巡湖啊?”宋長江手中拿根竹篙邊在坡下排查,邊回道:“閑不住,一天不看看這湖水,心里悶得慌。曉婭,今天沒去學校啊?”
作家出版社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洞庭人家》
余 紅 著
作家出版社
往期回顧,點擊關注
排版:鄧 寧
編輯:祁創祎
一審:劉豈凡
二審:劉 強
三審:顏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體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