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和訊網報道,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不同部門,召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會議,引發國際輿論關注。美國智庫最新報告顯示,受中國出口管制影響,美國軍工企業稀土庫存僅剩三個月儲備,而全球超九成稀土加工產能仍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
自2023年中國將17種稀土元素納入出口管制清單以來,戰略礦產的非法外流始終是監管焦點。
稀土(資料圖)
《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早在2010年中國對日本實施稀土禁運令后,美國就意識到了對中國稀土供應依賴可能帶來的“風險”。稀土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產品,尤其是由稀土制成的磁體僅有戒指大小,但磁力是傳統鐵磁鐵的15倍,是電動機中一種廉價且常被忽視的部件。它們被用于電動汽車和燃油車,以及機器人、無人機、海上風力渦輪機、導彈、戰斗機等許多其他產品中。“全世界都受到了警示,尤其是日本和美國,這兩個國家是中國稀土金屬的最大客戶。”
美國稀土咨詢公司JOC的創始人約翰·奧默羅德表示,自出口管制實施以來,至少有五家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公司在中國的稀土運輸被叫停。“他們感到意外和困惑,想知道如何才能獲得所需的出口許可證”。據《紐約時報》稱,許多美國公司并不直接擁有稀土的庫存,甚至說沒有庫存,因為他們不想將現金流投入在這些昂貴且沉重的材料上。
特朗普在掀起關稅戰之后,中方曾先后兩次就稀土問題發布出口管制政策,還通告日韓、歐盟、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禁止他們通過對美國出口含有中國稀土的任何商品,只要發現就“享受”美國同等待遇。這樣一來,無法從中國市場獲得稀土,又不能通過第三方,于是特朗普簽署一份法案,調查美國在關鍵資源上的儲備和庫存情況,并想辦法應對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出口管控措施。
稀土(資料圖)
據這個日報網報道,在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就中方取消或者暫停對稀土實施的出口管制問題進行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鑒于美方根據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共識撤銷、暫停或調整有關對華加征關稅,中方相應調整有關關稅和非關稅對美反制措施。
美國稀土礦商 MP 材料公司(MP Materials)宣布,已與沙特阿拉伯旗艦礦業公司馬登(Ma‘aden)簽署諒解備忘錄,將聯合開發沙特的稀土供應鏈。該協議在美國 - 沙特投資論壇期間簽署,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論壇上獲得沙特 6000 億美元的投資承諾,涵蓋能源、國防和礦業領域。在礦產加工正迅速成為科技型經濟體必需的背景下(這些經濟體希望為人工智能、電動汽車等行業自主生產基礎材料),沙特一直致力于成為全球關鍵礦產樞紐。
特朗普(資料圖)
在美國地質調查局列出的50種關鍵礦物中,美國超過一半的關鍵礦物都來自于中國,其中就包括17種稀土元素。這些稀土元素中許多都具有耐熱的化學特性,常被用于制造高質量的磁鐵、玻璃、燈具和電池等產品,甚至還是F-35戰斗機、潛艇、導彈、雷達系統等軍事設備的關鍵原料。這讓稀土成為一張中國能在此輪貿易戰中打出的一張“王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