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禍從口出”,這話放在親戚往來上簡直太貼切了。每次過年過節走親戚,表面上熱熱鬧鬧嘮家常,實則就跟一場“語言闖關游戲”似的,稍不留神說錯話,后續能給自己整出一堆麻煩事兒。
賈平凹在《暫坐》里寫:“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和親戚相處也是這個理,話不能亂說,分寸感必須拿捏住!
一、“我最近賺了不少錢!”——悶聲發大財才是王道
老祖宗早就提醒過“財不露白”,可總有人一高興,就想在親戚面前顯擺顯擺自己的成績。去年我鄰居小劉,在親戚聚會上多喝了兩杯,大談自己做直播帶貨一個月賺了六位數,還說“錢太好賺了”。結果可好,沒過幾天,七八個親戚找上門,要么說想“入股投資”,要么說想讓他帶著賺錢。有個遠房表弟直接說:“哥,你反正賺得多,借我十萬周轉下唄,利息好說!”小劉騎虎難下,借吧,怕打水漂;不借吧,親戚說他“忘本”,最后錢沒借出去,親戚也得罪光了。
親戚之間有一種微妙的“平衡心理”,你過得好,他們嘴上夸,心里可能暗暗較勁;你要是太張揚,就容易打破這份平衡。網上不是總調侃“親戚是見不得你過得比他好,又怕你過得太差”嘛!與其說自己賺得多,不如哭窮,說“現在生意不好做,勉強糊口”,保準耳根子清凈。記住,真正盼著你好的親戚沒幾個,大部分人只是禮貌性關心,財氣這事兒,自己偷著樂就成!
二、“我和對象最近鬧矛盾了”——家丑不可外揚,親戚嘴里沒秘密
有句俗話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尤其是在親戚圈里,這話簡直就是真理。同事小吳和女朋友吵架,一氣之下在家族群里吐槽,說女朋友太作。這下可好,三姑六婆全出動了,有人說“這姑娘不行,早分早解脫”,有人說“小吳你也太沒擔當”,還有人跑去小吳爸媽那兒“告狀”。等小吳和女朋友和好后,尷尬得要死,每次走親戚都被問“對象換了沒”,好好的感情,因為幾句抱怨,被親戚攪得一團糟。
親戚之間的關系看似親密,實則邊界感模糊。你以為只是吐個槽,在他們眼里可能就是“八卦素材”。更可怕的是,有些親戚添油加醋的本事一流,本來只是小矛盾,經他們一傳播,能變成“驚天動地的感情危機”。所以啊,和對象的事兒,關起門來解決,就算心里憋屈,也別跟親戚說。實在憋不住,找朋友吐槽幾句,都比跟親戚說強一百倍!
三、“我打算辭職/創業/轉行”——親戚的建議,往往是“坑”的開始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沒錯,但親戚的建議,真的不能全聽!朋友小林想辭職創業,在飯桌上隨口提了一嘴,結果被叔叔阿姨們集體“勸退”。大伯說:“現在生意多難做,你別瞎折騰!”小姨說:“老老實實上班多好,創業風險太大了!”小林被說得心里沒底,最后放棄了計劃。可沒過兩年,他當時想做的項目火了,看著別人賺得盆滿缽滿,腸子都悔青了。
親戚給建議,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認知和經驗,而這些經驗可能早就過時了。而且,他們潛意識里希望你“穩定”,因為這樣對大家都沒威脅。你要是混得太好,他們有壓力;你要是混得太差,他們又得操心。
所以,自己的人生規劃,千萬別在親戚面前輕易透露。就算他們問起來,也打個太極,說“還在考慮”“再看看”。畢竟,人生是自己的,決定要自己做,成功了是本事,失敗了也不后悔,何必被親戚的幾句話影響呢?
和親戚相處,話到嘴邊停一停,不該說的千萬別說。守住嘴,就是守住自己的生活。記住,親戚只是生活的點綴,不是人生的裁判,你的日子過得好不好,他們說了不算!以后再走親戚,多聽少說,實在沒話說,就夸夸“菜真好吃”“您又年輕了”,保準皆大歡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