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17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檢查做減法,服務做加法”的深圳實踐,正為全國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新范本。記者從2025年深圳市政府門戶網站第一期“政企通”在線訪談了解到,我市升級“隨信綜合查”模式——對信用好、風險低的企業“無事不擾”,跨部門檢查“一次搞定”。
此次訪談邀請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穎,介紹創新監管模式——“隨信綜合查”,并與企業代表交流,在線回應網友們的意見和建議。據介紹,“隨信綜合查”模式升級后,全市企業迎檢頻次壓減39%,接近壓減40%相關要求。
改革實施以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統籌全市39個市級、170個區街級監管部門,累計制定聯合檢查計劃1614個,檢查范圍覆蓋電動自行車、特種設備、危化品、食品藥品、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文化市場、金融等78個民生領域,累計壓減檢查任務近8.4萬戶次,減負率39%。
在實施差異化精準監管方面,市市場監管局制定“無事不擾”正面清單。在不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風險可控的領域,分期分批將信用好、風險低的企業納入“無事不擾”正面清單,非必要不上門檢查。對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重點領域,依法依規實施重點監管。
上門怎么查?“隨信綜合查”持續升級,探索企業自主邀約。市市場監管局要求對于“保障安全”和“打擊違法”等確實需要上門開展的檢查,原則上通過“隨信綜合查”形式開展,按照“能聯合盡聯合、能融合盡融合、能整合盡整合”的原則,對同一經營主體的跨層級、跨部門、跨條線檢查任務整合為一次上門檢查,避免重復打擾。聯合比例不低于30%,探索對信用好、風險低的企業開通自主邀約檢查服務。此外,該局通過推行“一業一冊”服務包,市場監管部門將政策指引精準直達,穩定企業監管預期,提升合規經營能力。
如何保證執法公平公正?市市場監管局制定《行政執法規范化實用手冊》,引入執法裁量標準智能輔助系統,加強執法監督,統一執法標準和尺度,消除基層執法差異,推動實現“同案同罰”。
遇到不規范檢查怎么辦?深圳已在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試行“掃碼入企”工作模式,監管部門上門檢查,必須掃描營業執照上的二維碼,接受行政執法監督,接下來將全面鋪開這一工作模式。遇到不規范檢查,企業可以掃碼反饋,或通過“企事速辦”“民意速辦”申訴,各相關部門100%跟進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