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東哥,你身邊放心的香港保險顧問。
這是我的第702篇原創。
上篇文章,我們分析了
東哥屬于自燃型,每天過的很High。
健身讀書寫作學習……每天忙的腳不著地。
忙,并快樂著。
身邊的朋友,也基本都是這個樣子。
各個都像打了雞血。
配偶和朋友,是最重要的一幫人。
人生的道路上,選擇與誰同行,比終點更重要。
選擇什么樣的人,就等于選擇了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你愿意選擇什么樣的朋友、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今天和潛在客戶聊。
潛在是美女媽媽,舉止優雅。
優雅說,我關注東哥的路線比較偏,不是因為你寫的理財類文章。
而是因為你寫的育兒類文章。
感覺你和桐寶的互動非常有趣。
我現在有個苦惱,正好想和東哥請教下。
1
美女說,我的原生家庭比較傳統。
父母對我要求一直很嚴格,各方面的管束也比較多。
從小到大,都覺得有點喘不過氣。
直到上了大學,離開了家,才開始能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做一些決定。
然后發現,自己好像喪失了做決定的能力。
打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父母操辦,結果自己就不會拿主意了。
有一個說法是,糾結的性格是天生的,可能吧。
但后天的影響,肯定也不能說沒有。
所以等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我就決定給她充分的自由。
她的事情都由她自己決定。
去哪里玩兒,和什么朋友玩兒;
要不要上課外班,上什么課外班。
親子關系也一直挺好。
但現在孩子大了,課業壓力也上來了,我就又開始矛盾了。
因為她自己,好像并不能管好自己。
明明作業還沒有做完,還一直在玩兒。
有時候拿個手機,一玩兒一個晚上。
我心里干著急。
有時候覺得得管,又想起自己小時候的約束,以及自己的教育理念,就覺得下不了手。
到現在每天都在糾結。
東哥你是怎么處理你家孩子的事情的?
2
東哥說,請教不敢當,我是第一次當別人的爸爸。
咱可以互相交流探討下。
問我意見的話,你就得做好準備。
我說的,可能不是你想聽。
不過碰撞和探討嘛,有分歧才正常。
但是希望不要因為育兒觀念上的不一致,影響你在俺這里買保險的體驗
首先,你不用關心東哥和桐寶是怎么互動的。
為什么?
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有的孩子淘氣,一個人就能把家給掀了;
有的孩子文靜,一個人能安安靜靜的坐旁邊讀一個小時的繪本。
哪怕是同樣的家長,和這兩種孩子的互動方法,也肯定不一樣。
何況還是完全不同的家庭。
東哥運氣好,桐寶屬于那種超級省心的。
或者說,后來變得超級省心。
小時候是高需寶寶,時時刻刻都需要陪伴,一分鐘的空閑都不可以有。
孩子精力又旺盛的要命,搞得一家人疲憊不堪。
就像她幼兒園的時候,迷上了讀繪本。
自己又不識字,就只能大人給讀。
然后能一個晚上坐那里,要求大人一本一本的讀。
一讀就是兩三個小時。
全家人輪番上證,各個都很崩潰。
但是后來,需求就越來越少了。
開始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想法。
在充分滿足她的高需求后,她的安全感就建立了起來。
對應的,需求也就會越來越低。
上五年級的時候,就開始一個人坐著地鐵跑寶安區體育館去看漫展。
完全不需要大人陪伴了。
所以我們之間,現在很獨立。
她忙她的,我忙我的,莉姐忙莉姐的。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個高需寶寶,那就千萬不要在該陪伴的時候偷懶。
所有的輕松,早已在暗地標好了價格。
早晚有一天會還回來,被它捅上溫柔的一刀。
3
桐寶的獨立,是思想和行為上的獨立。
情感上,彼此都有深深的羈絆。
尤其桐寶和莉姐,那叫一個親密。
簡直是最鐵的閨蜜。
每天晚上,桐寶都要和莉姐出去散步。
一邊溜達一邊聊天,能晃悠一個小時。。
有時候莉姐加班或出差,這個任務就落到俺身上。
晚上就晃悠著出去,聽她嘮她學習的事情,和她朋友的事情,網上又有個什么好玩兒的……
這時候,東哥會怎么應對?
看情況。
如果她愿意聽我的觀點,我會說我的想法;
否則就只是傾聽。
不評價,不指點。
為什么?
桐寶已經上了初中,而且是深圳一家重點中學。
競爭激烈,學習壓力很大。
就像前兩天期中考試,主要科目基本上都是平均分90分。
平均分……
所以小家伙每天,學的也是很辛苦。
用她自己的話說,對自己有要求。
那么晚上的散步,更多的是想放松一下。
這時候家長就不要給自己加戲,非得再來點思想教育。
這就是說,親子關系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其他。
比如思想的灌輸、珍惜時間之類。
沒有這一點,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叛逆,彼此就會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
這時候想修復,就難了。
4
你說你一向給孩子自由居多,那么親子關系大概率也不錯。
但只有親子關系就夠了么?
不是。
孩子畢竟是孩子。
生理發育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大腦,現在還沒有發育完全。
沖動控制、計劃決策、情緒調節等能力,依靠大腦的前額葉皮層。
而這個地方,要一直到25歲左右才發育成熟。
所以小孩子常常會表現出一會兒是天使一會兒是魔鬼的樣子。
沖動,思維深度不足,說風就是雨。
這是生理上硬件條件決定的,不以你的意愿為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你給孩子完全的自由,就等于讓一個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大腦,去承擔全部責任。
何止是不合理,簡直就是扯犢子。
這也是監護人的價值所在。
哪怕孤兒沒有了爸爸媽媽,法律也要給他找個監護人。
就是因為他自己沒有能力獨立決策。
5
所以,所謂的愛,所謂的自由,都是有邊界的。
越了界,就愛成了溺愛,自由就成了放縱。
而你,也就不算一個合格的父母。
所謂父母,是有責任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其間的度怎么把握?
難。
養育孩子算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事情,沒有之一。
只有一些通用的原則。
但在這個原則下,具體怎么做事情,又變得沒有頭緒。
以東哥的感受,核心只有一個,就是抓大放小。
就是父母只管必須管的事情,比如人生的重大決策、品性的養成之類。
剩下的都是小事,交給孩子自己處理就好。
孩子處理好了,多一些鼓勵和贊美;
孩子沒處理好,也無所謂。
人的一生,其實絕大多數事情,都無關緊要。
東哥在桐寶身上,花的心思就很少。
幫她補習過英語是一次,糾正她玩兒平板是一次,幫她報名奧數班是一次。
諸如此類,加一起夠不著一巴掌。
當然這個度,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
有人可能覺得太寬松了,也有人覺得太緊了。
很難有一把標準尺。
但原則是成立的。
就是你不要看到孩子有點不滿你意,就火急火燎的想要做什么改變。
也不要眼瞅著孩子有問題,但還是不行動,都丟給孩子。
兩個極端,都不可取。
抓住這個原則,你就既能在關鍵的時候用成年人的智慧幫到孩子;
又能給孩子充足的試錯空間,讓她在寬松的環境中一點點慢慢長大。
慢慢成長。
關注東哥,保護中產財富,一起慢慢變富。
東哥目前提供如下服務,有需要的朋友歡迎微信來撩。
,一個經營強鏈接的社群。
群里有老板、投資人、500強高管、律師、HR……
討論個人IP打造、中年人第二曲線、碩博學歷提升、企業出海項目等。
,分享一些專業金融知識及硬核資訊;
討論香港保險、香港銀行開戶、美股投資、比特幣投資、房產投資等。
,1-2小時的深度交流。
涵蓋自媒體指導、職業規劃、就業指導、IP打造、個人優勢挖掘、銷售獲客技巧、資源鏈接等。
人是萬物的尺度。找一群人一起走,一起慢慢變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