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是每一個創業者都必學的技能
在德國,有一個普通的造紙工人,因為搞錯了配方,生產出了一整批“不能寫字的紙”。
紙寫不了字,那還能干嘛?
老板一看,這是廢紙,直接一腳把他踢出了工廠。
他灰頭土臉地回家,一邊懊惱,一邊自責,覺得自己這輩子就這么廢了。
但人生妙就妙在:它總會安排某個朋友,在你最沮喪時說出一句“關鍵話”。
他的朋友對他說:“你不妨換個角度看看,也許錯誤里,也藏著價值。”
這一句話,像個開關,點亮了他的思維。
他重新去觀察那批“廢紙”,竟然發現:這些紙雖然不能寫字,但吸水性能極強,拿來擦家具、擦油污,居然效果極佳!
于是他把這些紙切成小塊,取名“吸水紙”,拿到市場上去賣。
結果,一上市就大賣!
后來他甚至申請了專利,獨家生產,靠這張曾經“寫不了字的廢紙”,發了大財。
真正決定你人生走向的,往往不是“事情”,而是你怎么看它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所謂“正確路線”:
- 學個熱門專業;
- 找個穩定工作;
- 跟著成功案例走;
但其實,人生更像一場實驗:
很多“看起來錯的”,最后變成了對的開端; 很多“以為對的”,最后卻成了致命的坑。
而區分命運高低的,不是你是不是出錯了,而是你出了錯之后:
是卡在“這都怪我”,還是切換到“這還有沒有別的用”?
這才是關鍵。
錯誤不是終點,是轉型的原材料
創業圈里,流傳著一句老話:
““一個項目要成,最少經歷三次轉型。””
但轉型是怎么來的?往往就是“方向錯了”之后不得不逼出來的。
你覺得自己失誤,其實可能只是“主路打不通,副線該上線了”。
我有個朋友,最初想做寵物用品的直播帶貨,但前三個月壓了貨、賠了錢,整個人都要崩潰了。
后來他偶然發現,每次他直播寵物用品時,后臺評論區的互動量特別高——大家更感興趣的是他家的貓,而不是貓糧。
他干脆放棄賣貨,轉型去做“寵物生活博主”,結果粉絲漲得飛快,還接到了高質量的廣告單。
原本他以為失敗了,結果失敗的背后,是另一個剛剛打開的門。
所以我說啊:
別急著把“錯誤”判死刑,它可能是上天用來送禮物的包裝紙。
會翻“廢紙”的人,才有資格賺錢
這年頭,其實人人都會犯錯。
關鍵是,有人把錯誤留在朋友圈長吁短嘆; 有人卻從錯誤里剪出吸水紙,擦干眼淚,開始賺錢。
這就是兩種人生路徑。
我身邊的創業者,沒有一個是一帆風順的。
但他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不是因為他們沒錯過,而是因為他們“會改錯”。
你以為他們轉型,是靈光一閃;其實是他們摔得頭破血流以后,還能蹲下來,翻翻看地上這塊“廢紙”到底能不能救命。
他們的信念不是“必須成功”,而是一定不讓失敗白費。
不是每一次錯都有用,但每一次用心思考,都是積累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不是每一批廢紙,都能變吸水紙。
有的真的就是錯了,有的也許就是階段性的代價。
但你如果愿意多想一步,反問一句:
- “這次錯誤,教會我什么?”
- “這個失誤,有沒有別的可能?”
那你就從“情緒反應”,進入到了“思維層面”;
從“錯誤的受害者”,變成了“經驗的主人”。
這才是一個創業者該有的樣子。
沒有人能永遠做對,但你可以選擇不讓錯誤浪費。
那張不能寫字的廢紙,擱別人眼里就是賠本的證據;
擱那個工人眼里,就是賺錢的起點。
就像我們在創業路上,面對的每一次拐彎、錯誤、推倒重來,其實都是命運給你遞過來的一張“吸水紙”:
你得先擦擦汗,再擦擦眼睛,別著急走,先看看這張紙上,是不是印著下一段成功的密碼。
如果你最近也“錯”了一次,別急,翻翻它。
也許它,正是你的第一張鈔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