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越是沒人性的規定,背后越要意淫出人性的考量,好讓人看完新聞覺得:也不是不能理解;
而越是有人性的呼聲,現實中就越要用無人性的方式壓制,好讓人經歷完覺得:理解也沒用。
這是胖胖凌晨三點腦海中閃過的一個句子,當然,胖胖認為這句話說得還不夠狠。
它不是一句調侃,它是一面鏡子,照出那些表面“合規”的不講理,照出那些打著“流程”旗號的人性冷漠。
這兩天,讀特新聞有一則報道:
生理期不舒服去校醫室開假條被要求脫褲子證明。時間是5月15日,地點是北京某高校,一名女生在生理期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前往校醫室開假條,卻被要求脫褲子來“證明”她確實來月經了。
報道還說,5月16日,媒體打電話到該大學醫務室,說明身份和來意之后,對方直接來了一句“正在忙”,然后掛斷電話。
果不其然,該校隨后發布的通報也沒有讓人失望:
“經調查,校醫室值班人員工作符合相關流程”;
“在征得學生同意后,開展進一步診療工作”;
“未出現器械及手診等檢查行為”;
“視頻存在失真”。
啊這……在你脫褲子之前,流程上你是“自愿”的,你說說,這是自愿嗎?
這就像某些新聞報道中,村霸在路上設卡收過路費,嘴上說是“流程合理”。你明明沒走他們的路,他卻說:“你進了我們村,收費合理合法。”
流程上說得通,邏輯上說不過。
當然,這也這類人的“土匪”思維:
不是去解決人遇到的問題,而是去解決“人對流程的情緒”。你不舒服不要緊,只要我流程合規,你有情緒是你的問題。
所以越是侮辱人的規定,越要包裹在“流程合規”的外衣里,讓你質疑自己是不是多心了;而越是合理的請求,越要用“規定不允許”來堵死,好讓你明白,這地方不是講理的。
這些地方不是講理的,是講規矩的,但這個“規矩”,到底是誰定的?為了誰定的?又對誰起作用?
我們要先搞清楚一個常識性問題:
生理期不適,需要請假,是一件多么基本的人類常識。
它不是什么爭議問題,更不是無理要求。
痛經、頭暈、乏力——女性朋友每個月都要經歷一輪,不舒服是生理反應,不是假裝。
可偏偏,就在這個最該體現人性與體諒的環節上,學校給了一個“脫褲子證明”的解決方案。說是流程合規,實則流程冷血。
這種流程,背后體現的不是“科學管理”,而是一種徹底的不信任——不信任學生,不信任女性,更不信任這個群體會說真話。
可悲的是,它還被包裝成“為了防止有人鉆空子”的正義之舉。
該學校徐老師說:“我個人了解的情況是之前有部分學生謊稱自己來例假,去醫務室開假條。”
注意這回答:因為有人可能會說謊,所以我們要讓所有人證明自己沒說謊。難不成有人說自己拉肚子,你也讓他當場來一發?
這種“寧可錯殺一千”的操作,根本不是管理,而是一種把學生預設成騙子,然后用羞辱的方式來篩查。
生理期請假,按理說,只要本人陳述即可,哪怕真有個別學生撒謊,那也是管理方式的問題,不該成為否定所有人的理由。
但他們呢,往往不是這么看的。
在他們眼中,規矩的穩定,比人的尊嚴重要。規矩不能因為你一個人例外而破壞。
難不成在學校眼中:
學生天然不值得被相信,管理者天然擁有解釋權。
然后在這種邏輯下催生了無數個“合理化羞辱”的場景?
而這一切,往往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外殼:“防止有人作弊”“防止有人撒謊”“確保公平”。
但問題是,這種規矩下,公平是靠懷疑和羞辱來維護的。
咱們再看這些回應啊,常常會說“在征得學生同意后”。
可你想想啊,一個小姑娘,在校醫室被人要求“脫褲子證明”,你覺得她敢說“不”?你覺得她能馬上對抗整個學校嗎?她能不同意嗎?
人是有羞恥心的,被侮辱時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沉默,不是抗議。
而這恰恰被某些人拿來當成“默認同意”的憑證,進而變成“我們沒有問題”的遮羞布。
所以這個社會特別喜歡“理解”二字,只要你“理解”了,那我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改;只要你“理解”了,那問題就不叫問題了。
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該理解的,是規矩該理解人,不是人該理解規矩。
最令人痛心的是,這種看似“個案”的事件,其實正在變成一種“常態”:
流程合規,人心冰冷;規定齊全,尊嚴缺席。
我們活在一個看似嚴密、卻充滿漏洞的系統里。它最擅長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回應事件”;不是關心人,而是“穩定系統”。
所以你會發現:
當你講理,它跟你講規則;當你講人性,它跟你談流程;當你講尊嚴,它開始談視頻“是否失真”。
最后,你疲憊了、沉默了,而它繼續運轉如常。
看到這樣的新聞后,輿論場上總會出現這樣一種聲音:
“這規定雖然有點過了,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學校也怕學生鉆空子。”
“他們也是為了工作好交代。”
這是胖胖在評論區看到的聲音。
你看,這才是最可怕的部分:
有些人開始習慣、合理化、甚至體諒這些荒唐的規定。
一開始是憤怒,后來是麻木,再后來附和這種不合理規定。
我們把羞辱自己的人,叫做“流程”;我們把侵犯尊嚴的事,稱為“規定”;我們甚至學會了自己說服自己“也不是不能理解”?
這不就是所謂“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胖胖呢,不否認管理需要流程,也不否認制度要有底線。
但流程的存在,不該以犧牲人的尊嚴為代價;
制度的穩定,不該以壓抑個體的聲音為代價。
一個連女生生理期都不能妥善照顧的校園,它能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
一個只會以“合規”回應羞辱的系統,它能守住怎樣的社會信任?
不是胖胖非要挑刺,而是這個社會太容易用“規定”堵死一切。
而“規定”不是不可以修正;“流程”不是不可以改進。
每一個人,都不該因為是否合規而被人格羞辱,也不該為了請一個假而被脫褲子驗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