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盤”乍現,房子又要爆了?
數據說話,以深圳為例,
10月份新房成交同比大漲569%;
11月份,環比大漲72%;
12月個別片區甚至誕生了“日光盤”;
1月看房量驟增,量價齊漲…
乍一看,市場已經開始逆轉,要走上升通道了。
朋友圈、中介圈,忙得不亦樂乎,都是市場回暖,再不“上車”就買不到了…
然而,另一組數據,卻也給一些頭腦發熱的人潑了一盆冷水。
2024年1-12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43547.3億元,同比下降30.6%。銷售總額超千億房企11家,較去年同期減少5家,百億房企8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0家。
可見,市場看似活了,實際仍明顯弱于上年同期,而且二手市場依舊是“以價換量”特征明顯。
而且,明顯購房者更傾向于買二手房,畢竟二手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會有爛尾風險,
再者,現在的二手房市場更容易“撿漏”,價格甚至比新房更便宜。
不過撿漏也要多方面考慮!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房齡問題。
一個在某殼上班多年的朋友給的建議是:超過20年房齡的老房子就不要入手了,背后的原因透露給大家。
.01
房子的物理條件差
隨著時間的流逝,老房子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逐漸變成了買家們最為關注的焦點。
1、老房子結構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房子的建筑材料已經開始出現老化,甚至還有墻體開裂、地基沉降、鋼筋銹蝕等…
這些問題不僅會帶來更好的維修成本,還有對建筑的安全性構成威脅比如洪水、地震情況時,老房子的抗災能力更是堪憂。
2、設備設施安全隱患
很多老房子設備設施本身就不符合現代安全標準,再加上老化程度嚴重,更容易出現漏水、短路等問題。
不僅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甚至還會帶來安全風險。
另外,更換這些老化的設備設施,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施工過程也更為復雜。
說白了,買這樣的房子,不僅住著難受,額外的負擔還很多。
.02
物業較差
物業服務質量,關乎居住舒適度。然而很多二三十年的老房子,根本就沒有物業,更或者說物業形同虛設。
缺乏物業的有效管理,老房子就會問題不斷:
1、影響生活質量
比如綠化缺失、衛生條件差、公共設施損壞、亂停亂放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2、安全隱患多
比如物業只收錢不干活,結果完成消防安全、偷盜安全等問題,對于家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來說,這些安全隱患尤其令人擔憂。
另外,很多小區幾乎沒有安保,保安室安排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而他們所謂的值班,也不過是在保安室里玩手機,對于安全防范來說,作用幾乎為0。
.03
居住舒適度一般
1、隔音差
早期建造的老式樓房(如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樓板厚度一般在10厘米至20厘米之間,采用預制或現澆的鋼筋混凝土樓板。
后期老房(如上世紀90年代以后)?:樓板厚度通常在8厘米至12厘米之間。
雖然承載力影響不是很大,但畢竟樓板越薄,隔音效果越差。
深圳的網友說:“我家主臥床尾墻也是隔壁臥室墻面,隔壁是租戶,每天半夜才下班,晚上講話聲、在家里的動作聲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睡眠淺的人真的睡不著。”
2、停車難
老小區在建設時并沒有提前規劃好車位,畢竟20年前有車的家庭還是少數。但如今家家都有車了,小區里面就會出現停車難的現象。
尤其是老小區,車位更是少得可憐,因為沒有專門的停車場,下班回來都是先到先停,要不就是找個空地亂停,結果車輛占用大家的公共區域不順,還給居民的出行和活動增加了障礙。
3、不太好出手
老房子在居住的舒適度和功能性方面也比較弱,比如老房子還存在隔音差、光線不足、房間布局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居住體驗。
而現在年輕人更追求舒適和現代化居住環境,很多人寧愿租房也不愿意降低品質買老破小,
所以買老破小還是要慎重,除非你選的是優質學區的老破小,不然以后說不定賣不掉,等拆遷的話更是遙遙無期。
文末結語
其實目前來說,市面上房齡在5~10年的二手房還是比較有競爭優勢。尤其是2~5年房齡的二手房,設備相對良好,又屬于比較繁華地段的,更值得入手。
但如果房齡已經超過了15-20年,就真不建議去買了,因為處于這個段的二手房優勢逐漸喪失,反而存在各種各樣的劣勢,不值得入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