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3日訊(記者 王宏)又見險資舉牌,江南水務今日公告稱獲利安人壽增持,觸及舉牌,增持后持股比例達到了5.0251%。業內人士指出,江南水務所屬的高分紅、低波動特征,契合險資對久期匹配和現金流穩定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長城人壽在2024年5月也舉牌了江南水務,這也是江南水務再度被保險資金舉牌。業內人士指出,利率中樞下行等因素加劇了保險業利差損風險,保險公司面臨著資產荒壓力,而資產荒情況下,好資產越來越形成共識,就變成了抱團。
此外,據統計,今年保險資金已經舉牌18次,偏好港股、高股息、高分紅標的是險資舉牌的顯著特征。業內人士認為,具備政策紅利、現金流穩定性和增長確定性的行業龍頭,未來仍是險資舉牌的焦點。
就舉牌江南水務的動機,財聯社記者多次撥打了利安人壽總部電話,但均無人接聽。財聯社記者還就舉牌原因和是否進一步增持等市場關心的話題發送采訪函至利安人壽,但截至發稿時未得到回復。
高分紅、低波動契合險資需求
江南水務公告稱,股東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持110萬股公司股份,占流通股總數的0.1176%。增持后該股東持有4699.54萬股公司股份,所持流通股數量占流通量比例為5.0251%。
“利安人壽對江南水務的舉牌行為,體現了險資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戰略布局考量。”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江南水務的行業屬性與財務特征匹配了保險資金的配置需求:穩定的運營基礎保障了現金流的可持續性,持續增長的盈利能力為股息分配提供支撐,而公用事業特有的防御屬性則有效降低了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這種“高股息+強防御”的雙重優勢,正是吸引險資密集布局的關鍵所在。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險資舉牌公用事業板塊,本質是資產配置邏輯的主動轉向。一方面,水務、燃氣等基礎設施具有高分紅、低波動特性,契合險資對久期匹配和現金流穩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政策端推動價格市場化改革,如水價、氣價調整,提升了行業盈利空間。從行業角度看,公用事業正從“成本驅動”向“價值驅動”轉型。此外,碳中和背景下,污水處理、資源化利用等細分賽道成長性明確,進一步增強行業吸引力。
作為區域性供水龍頭企業,江南水務服務人口逾200萬,在縣級市供水領域占據顯著優勢地位。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至2024年間實現了凈利潤從1.95億元到4億元的穩健增長,同時持續提升分紅水平,當前股息率保持在2%以上。
利安人壽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冊資本45.79億元人民幣,總部位于南京,現由江蘇省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為順正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雨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共同持股。
財務數據方面,2011年至2017年間,利安人壽凈利潤曾有6年時間虧損,2018年盈利0.87億元,2020年凈利潤最高達到3.82億元,但2022年受資產市場影響大幅虧損超27億元。2023年和2024年,利安人壽凈利潤分別為0.39億元和0.48億元。
為何他們抱團投資優質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江南水務第一次被險資“盯上”。長城人壽早在2024年5月就已舉牌了江南水務。2024年5月16日,長城人壽買入江南水務A股33600股,對其持股比例達到5%,觸及舉牌。
長城人壽表示,對江南水務的增持基于未來發展的信心。通過舉牌成為股東,不能能為上市公司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也能緩解自身資產配置壓力,實現雙方互利共贏。今年一季度,長城人壽再度增持江南水務93.37萬股,對其持股比例增加至6.38%。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利安人壽在2024年一季度與長城人壽一起新進成為江南水務前十大股東中。此后利安人壽不斷增持,到目前持股比例增加至5%以上,觸及舉牌。
險資抱團持倉情況并不少見。比如,太平人壽和鴻鵠志遠私募(由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合資)均持倉了陜西煤業;中國人壽還和鴻鵠志遠私募均持倉了伊利股份和中國電信;和諧健康和中國人壽均持倉了萬達信息。
為何保險資金喜歡扎堆投資?有保險資管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坦言,在當下資產荒情況下,即使是抱團,也是沒有辦法。“宏觀經濟偏弱下,資金盛與資產荒并存,好資產越來越形成更多共識,但形成共識后也會放大波動。”
“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利率中樞的持續下行、非標資產逐漸到期等因素疊加加劇了保險業的利差損風險,保險公司面臨著‘資產荒’壓力。”也有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今年險資已舉牌18起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今年以來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18次,其中14次標的為港股上市公司。
對港股上市公司的偏好是今年險資舉牌的明顯特征之一。財聯社記者此前報道,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向業內下發的調研數據顯示,63%的保險機構計劃2025年加大港股投資規模。
此外,對高股息、高分紅標的的偏好是險資舉牌的主要特征之一。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利率持續下行、固定收益類資產回報率下降的市場環境下,險資通過增加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特別是高股息紅利資產,來實現較為穩定的現金流和較高的分紅回報。
“新‘國九條’鼓勵險資增配權益類資產,疊加‘耐心資本’政策導向,公用事業或成險資優化資產結構的重要抓手。未來,具備政策紅利、現金流穩定性和增長確定性的行業龍頭,仍將是險資舉牌的焦點。”田利輝也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