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那年,我拿到了糖尿病診斷書,人生像被按了暫停鍵。
醫生說的話像重錘敲心:血糖管不好,眼睛、腎臟、血管都會出大問題。那時的我,熬夜、胡吃海喝,根本不懂糖尿病意味著什么。26年過去,如今64歲的我,體檢指標平穩,沒出現明顯并發癥。
這一路摸爬滾打,總結出的控糖經驗,想分享給糖友們。
生活習慣的調整,是我控糖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以前我總熬夜看電視,早上睡到日曬三竿,整個人沒精神。
現在我早睡早起,每天保證7小時睡眠,身體狀態明顯不一樣。
咱都知道,種地得有規律,人過日子也一樣,身體喜歡有規律的生活。
飲食控制是控糖的必修課,剛開始我啥都不敢吃,連水果都碰不得。
后來在營養師指導下,才知道要“精細化”管理飲食,不是一味忌口。不同食物升糖快慢不一樣,低升糖的食物要多吃,比如粗糧、魚肉、蔬菜。我現在吃飯,先吃蔬菜和肉,最后吃米飯饅頭,餐后血糖穩當多了。
每頓飯量也得控制,我用手掌比劃:肉跟手掌差不多大,米飯不超過拳頭。
有人覺得這樣吃飯太麻煩,可跟健康比,這點麻煩算啥呢?運動更是控糖的“好幫手”,別覺得年紀大了就該坐著不動。
我每天早晚各運動一次,早上散步一小時,傍晚打打太極拳。
堅持半年后,空腹血糖降了不少,人也更有勁兒了。運動別貪多,微微出汗、能說話但有點喘氣就行,過度運動反而不好。血糖監測一定要重視,剛開始我只測空腹血糖,結果漏掉不少問題。
后來加上餐后兩小時血糖,才發現哪些食物讓我血糖波動大。
現在有了連續血糖監測,實時能看到血糖變化,心里更有數了。有人嫌測血糖麻煩,可不定時測,咋知道自己控糖有沒有效果呢?
藥物治療可不能馬虎,得聽醫生的話,別自己隨便停藥調劑量。早年我也抵觸吃藥,覺得吃了就停不下來,結果血糖反彈,吃了大虧。胰島素不是“洪水猛獸”,該用的時候就得用,能保護咱們的胰島功能。
每三個月我都去復診,讓醫生根據情況調方案,這才是科學的態度。情緒管理也不能忽視,焦慮、壓力大的時候,血糖容易跟著“搗亂”。我常聽音樂、冥想,每天抽點時間讓自己靜一靜,心態平和了,身體也好受。
咱過日子,哪能沒個煩心事,關鍵是別讓壞情緒影響了健康。中醫調理是個好補充,我試過艾灸、喝苦瓜茶,輔助西藥效果不錯。
中醫講究“治未病”,平時多保養,預防并發癥比啥都強。社區的糖友互助小組幫了我不少,跟大家交流經驗,心里不孤單。
別人的成功經驗能借鑒,但控糖還得找適合自己的法子,別盲目跟風。糖化血紅蛋白得定期查,這是評估血糖控制的“金標準”,比單次測血糖更準。我每三個月查一次,目標控制在7%以下,這是醫生給的建議,很重要。
每年的全面體檢不能少,眼底、腎臟、足部都得查,早發現問題早解決。
有人覺得體檢花錢,可真等并發癥出來了,花的錢更多,遭的罪也更大。這么多年下來,我最大的感悟是,控糖得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沒有一蹴而就的法子,只有把生活習慣一點點調好,才能看到效果。
糖尿病雖然不能根治,但只要管得住自己,一樣能過得有滋有味。現在的我,把控糖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不覺得是負擔,反而很坦然。
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沒了健康,啥都白搭,這話一點不假。希望我的經驗能給糖友們一點啟發,大家一起好好管理血糖。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我的法子僅供參考,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制定方案。
控糖路上,咱們互相鼓勵,一起把血糖穩住,活出好狀態。
你在控糖過程中遇到過哪些難題?歡迎留言說說,咱們一起聊聊。
關注我,后續分享更多實用的控糖小技巧,咱們一起守護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