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況:“十年內別想拿到錢”?烤鴨店員工的討薪拉鋸戰
2025年5月,北京東城區一烤鴨店因拖欠前員工11.3萬元的工資引發糾紛。老板竟然在員工討薪時放出狠話:“十年內別想拿到錢”,甚至還威脅“店鋪倒閉后錢款無法追回”。在法院調解的時候,烤鴨店只愿意支付3000元(約為欠款的2.6%),一副打發叫花子的樣子。女法官當場怒斥:“11.3萬元的工資給人3000元,換誰誰能接受,查封!”。就在查封設備、凍結賬戶等組合拳打出后,烤鴨店當晚就支付了3萬元,并承諾后續每個月支付5000元的“分期付款”協議。
這是一場典型的勞動者維權困難案例:從討薪者自己溝通討要,到申請仲裁,再到執行簡直要跑斷腿,黑心老板先是各種借口拒絕支付,后面又用“拖字訣”消耗維權者的精力。好不容易維權成功了,欠薪的店鋪還要分期支付。更讓人不爽的是,店鋪很快就解封重新開始營業了,仿佛欠薪只是一場無關痛癢的小插曲。
態度/觀點:還錢不是恩賜,而是底線!
給法官的硬氣點贊,但遠遠不夠女法官的霸氣怒斥,烤鴨店被貼封條,都讓我們拍手稱快。現在常常“欠薪欠錢的是大爺”,這次的重拳出擊打碎了這種潛規則,對付這種老賴就是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但是仔細看看最終的結果:17個月的分期支付、無違約懲罰、不用付利息——這哪里是懲罰?分明就是給老賴辦了張信用卡!要是每個老板都學著“賭輸了就支付本金,賭贏了就白賺”,那勞動法豈不成了笑話?
維權成本是道算術題,勞動者永遠算不過資本家員工要討回11萬的薪水,就要先墊付律師費和誤工費,還要熬過可能比還款期更長的訴訟流程。而老板呢?拿著本該支付薪水的錢周轉生意,就算最后輸了,也只是全額支付本該支付的錢,白白賺了這筆資金的時間價值。這種“維權反蝕把米”的悖論,本質上是用制度漏洞給剝削行為發的通行證。
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和解,更應該是威懾為什么惡意欠薪行為屢禁不止?因為違法成本太低了!欠薪者往往最終只需要支付欠下薪水,不會有任何影響。征信黑名單、刑事追責這些“大殺器”總是在關鍵時刻隱身。真心建議學習食品安全領域的“終身禁業”制度:敢欠薪就直接吊銷營業執照,看誰還敢把勞動者當軟柿子捏?
結尾:封條會撕下,但恥辱柱必須立著
烤鴨店重新飄香時,不要忘了后廚還貼著法院的監管告示。這起事件最大的意義就是證明了“法律牙齒”咬下去真的能見血。但是若想根治欠薪頑疾,還需要做到這三點:
把“先予執行”變成標配,讓勞動者仲裁期間就能拿到救命錢
提高刑事處罰力度,增加欠薪違法成本
將欠薪行為納入征信黑名單,讓欠薪記錄比地溝油新聞更難洗白
希望每一聲吶喊都能成為推動改變的力量——如果我們今天繼續保持沉默,可能明天就會成為維權隊伍里的主角。另外,你身邊有惡意欠薪的事情發生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