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旬,譚女士到長征鎮解紛中心反映,想去法院起訴漏水糾紛問題。經了解,譚女士家住長征鎮某小區,樓上公共平臺上的水管破裂,家里從去年年底起發生滲水漏水,而物業反饋樓上趙先生房屋已出租,不配合修理,漏水問題涉及樓上、樓下及物業三方,難以解決,譚女士的正常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一、?首問接待+迅速響應
高效處置用真心
一是迅速介入,開啟上門調查。經所在居委描述,譚女士樓上的趙先生住的是頂樓,到平臺要從他家窗口出入,為將房屋出租,趙先生在平臺上鋪設了瓷磚。該小區物業李經理表示,要確認漏水點最好是將瓷磚全部鏟除,全部做好防水,才能夠保證長時間不漏水,但趙先生認為鏟除瓷磚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導致物業和業主趙先生僵持不下,漏水問題處理受阻。二是實地查看,掌握一手資料。考慮到居委會前期多次調解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鎮解紛中心、居委、物業工作人員及調解員等共同前往屋頂平臺查看房屋結構,找出漏水部位和癥結,為確定調解方案打好基礎。三是當機立斷,聯動多方調解。實地調查時,鎮調解員了解到,趙先生馬上要移民出國了,如果拖著不解決,后期更難處理,遂即約定把調解時間定在第二天下午并得到了當事人的響應,同時聯系物業、居委會、社區律師、派出所民警一起參加調解,緊緊抓牢調處時機,以高效執行力突破時間局限性。
二、?公正中立+靈活變通
巧妙破解用真情
鎮解紛中心堅持公正中立的原則,認真傾聽“譚女士、趙先生和物業”三方意見,靈活運用調解策略,成功破解了處置僵局。一是下沉傾聽。鎮解紛中心下沉居委,聽取各方對糾紛的看法、立場及困難,使調解員精準把握了糾紛的核心問題,即維修責任的認定和瓷磚及相關物品的處理,促進后續調解有的放矢,緊扣關鍵問題設計解決方案,避免調解偏離方向。二是保持中立。調解過程中保持公正中立的立場,不偏袒、多傾聽、促協商,給予三方平等的發言機會和充分尊重,以中立公正的態度讓三方感受到公平性,贏得信任,使調解從情緒化的對抗轉向理智表達訴求,為后續調解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主動作為。當三方意見不合、協商陷入僵局,調解員主動作為、積極引導,提出合理的變通思路,引導物業提出在不破壞瓷磚基礎上做防水方案,并協調各方就施工細節達成一致,從而有效化解矛盾沖突,推動三方達成共識,為糾紛解決找到了突破口。
三、?溫和疏導+理性引導
綜合解紛用真功?
為保障調解成功,不僅要做好調解中的工作,還要做足調解前、后關鍵環節的功課,兼顧溫和疏導與理性引導,破除調解前的“負能量”,防止調解后的“不作為”,要平穩進入調解,更要平穩解紛,確保調解成效。一方面,溫和疏導,化解抵觸情緒。調解前,調解員先背靠背進行溝通,了解三方真實訴求,同時咨詢了物業維修人員的意見,共同策劃最佳維修方案。由于準備充分,三方當事人最初劍拔弩張、針鋒相對,但很快在調解員、民警的引導下恢復情緒,并達成了初步意見。另一方面,理性引導,保障按期履責。結合物業擬定的維修方案,三方在律師的指導下,簽訂了調解協議書,明確了各方的權責,并明確居委建立微信群,幫助各方在維修過程中實時了解情況,相互做好監督,預防事件二次發酵。最終,一場歷時5個月的漏水糾紛,在解紛中心努力下,得到圓滿解決。
此次漏水糾紛的高效調解,不僅體現了長征鎮解紛中心“短、平、快”的工作作風,更彰顯了人民調解在處理復雜鄰里糾紛中應有的智慧與擔當。下一步,長征鎮解紛中心將繼續以“解剖麻雀”的精準性、“穿針引線”的協同性、“久久為功”的系統性,將“煩心事”變成“連心橋”,不斷探索優化基層治理“解題公式”,持續擦亮共建共治共享初心。
來源:普陀區司法局
責 編|袁 琳
審 核|徐連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