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和民間文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咸陽博物院聯合主辦的《仰韶玉韻》新書發布會在咸陽博物院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來自考古、文學、文博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仰韶玄玉與中原玉文化起源”主題,共同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
發布會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陳華棟主持。活動伊始,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前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導顧鋒首先致辭,咸陽博物院院長、《仰韶玉韻》副主編馬社強則結合咸陽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資源,強調了新書在仰韶文化研究領域的重要價值,為發布會拉開序幕。隨后,甘肅峽谷蘊玉文化藝術品公司現場捐贈武山鴛鴦玉料及玉器標本,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李永平教授向發布會贈送題字作品,以藝術形式致敬仰韶玉文化。
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前會長葉舒憲帶來題為“喚醒”仰韶玄玉·激活上五千年的主題發言。葉教授從考古學、神話學等多維視角,深度解析了仰韶玉器在華夏文明起源中的特殊地位,揭示了玉器背后蘊含的精神信仰與文化密碼,其精彩闡釋引發全場熱烈反響。
當日,咸陽博物院借新書發布之良機,組織安排了仰韶文化玉器學術研究交流會。現場的專家學者們圍繞新書內容及仰韶文化玉器研究展開深度研討與學術交流,共同探索仰韶文化玉器背后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教育部長江學者張法、陜西省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劉云輝等十余位專家學者,從考古發現、文化傳播、藝術審美等角度各抒己見,既有對仰韶玉文化研究的理論升華,也有對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前瞻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后,發布會在熱烈的討論與讀者的期待中圓滿落下帷幕。
《仰韶玉韻》一書凝結了眾多學者多年研究心血,通過對仰韶玉器的系統梳理與解讀,為中原玉文化起源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此次發布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學界搭建了交流平臺,也為公眾了解仰韶玉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口,進一步拉近了學術研究與大眾認知的距離,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咸陽博物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