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快走吧,早起天氣涼快能多干點活,多干就能多掙錢啊。”5月18日天剛蒙蒙亮,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姜莊村何小華、楊靜文等9名巾幗組成的葡萄疏果服務隊就出發了,她們要趁早趕到沙山村良種葡萄基地去掙錢,內心充滿對“打工生活”的樂趣。
博望鎮是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鎮”,以陽光玫瑰為主的良種葡萄種植已發展到1萬多畝。眼下正值葡萄疏果、吊枝上架、病蟲害綜合防治的關鍵時期,博望鎮沙山村、李良莊、棗園、劉莊、白河等葡萄主產區的勞力嚴重不足,“葡萄老板”們為了搶抓良機搞管理,紛紛招收外地的農民趕來幫忙,集中精力對葡萄進行疏果、吊枝、病蟲害防治等精細化管護,每天到良種葡萄生產基地打工的勞力在3000人以上,其中,“巾幗女杰”占80%左右。
在沙山村西部的傘狀葡萄大棚內,網架上的葡萄枝葉繁茂,一串串青翠似玉的葡萄果粒挨挨擠擠地綴滿枝頭;在鋼絲搭成的葡萄架下,來自四面八方的務工人員正手拿剪刀進行疏果作業。
精通疏果技術的何小華對姐妹們說:“要把每串葡萄的下部小果修掉,不要傷著枝蔓,剪出的串型保持15厘米左右,既能滿足營養供應,又可保證好看好賣。”
“沙山村今年種植葡萄850畝,主要是陽光玫瑰和妮娜皇后兩個新品種,由于鎮村兩級重視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多數種植戶都掌握了一整套新技術,每畝葡萄的產量質量穩步提高。隨著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雖說這兩年市場價格不算高,每畝地收入也能達到2萬多元。”沙山村黨支部書記陳連平說:“葡萄產業的發展不但提高了種植戶的收入,而且為本鎮及鄰近鄉鎮的閑散勞力找到了就業門路。在葡萄的吊枝上架、蔬果、整枝打杈、病蟲害防治、澆水施肥、集中采摘等關鍵節點,種植戶自己忙不過來,就雇請大批勞力趕來幫忙,每人每天能掙1百元左右,最多的一天二三百元。”
據博望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鎮村兩級以促進產業發展、加快鄉村振興為目標,不但邀請河南農科院、河南農大的專家教授前來指導,培訓技術型農民,而且主動牽頭與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開展跨區域科技協作,因地制宜引種良種葡萄新品種,通過推廣有機種植模式,堅持施用有機肥和病蟲害生物防治,實現葡萄自然坐果,打造營養豐富、無毒無害的優良品質,每年八九月葡萄成熟期,從事采收、運輸的農民忙碌非凡,園區內外人潮涌動,并吸引大批城鄉居民前來實地采摘,小小葡萄成為村民家門口的“搖錢樹”。(李善喜 梁舒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