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析新能源汽車跨越式發展背后的“政策—意愿”密碼,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統籌新能源發展與國家能源安全重要關系及實踐路徑(24&ZD106)》支持,西南石油大學“汽車強國”挑戰杯團隊8位本科生歷經3個月的實地調查、理論研究和平臺評論數據分析,自主構建了“規制—立場”邏輯統合中觀分析框架,運用“質性+量化”混合研究方法,給出“政策—意愿”傳導機制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優化路徑,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實證支撐。
緊跟時代脈搏,聚焦熱點議題
2014年5月24日,國家領導考察上海汽車集團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在“政策、技術、市場”三大引擎的強力驅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從“先導產業”到“支柱產業”的華麗蛻變。2023年,新能源汽車更是超越房地產成為中國第一支柱產業,產銷量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從“十城千輛”示范工程到“標準+生態”引領,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形成涵蓋規劃管理、示范宣傳、經濟激勵、基礎設施、路權優先五大類別的推廣政策體系。
圖1 新能源汽車政策推廣演進歷程
然而,北京商報深藍智庫發布的《2024新能源汽車消費觀察報告》顯示,盡管政策推廣力度不斷加大,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仍有待提升。從購車意向上看,選擇新能源汽車的用戶占比51.26%,傳統燃油車占比36.13%,暫無購車意向的占12.61%,政策推廣力度與消費者購買意愿之間存在顯著差距。在此背景下,西南石油大學“汽車強國”挑戰杯團隊敏銳捕捉到這一研究熱點,深入探究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對購買意愿的影響。
圖2 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
多元創新融合,探尋影響路徑
團隊研究成果《“規制—立場”統合視角下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對購買意愿的影響——基于26個試點城市的調查》兼具理論、方法、應用三重創新。理論創新方面,基于技術接受模型(TAM)、“刺激—有機體—反應”理論(SOR)、解釋水平理論(CLT)和購買者決策理論,自主建構了“規制—立場”邏輯統合中觀分析框架,并創新性地將“解釋水平”這一嶄新的調節變量納入其中。方法創新方面,采用CiteSpace文獻知識圖譜分析、結構方程模型、主題情感與fsQCA組態分析“三角驗證”方法,確保了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應用創新方面,研究樣本覆蓋26個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省會城市,回收有效問卷1990份,具有良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報告指出:(一)推廣政策通過感知價值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產生影響,其中示范宣傳影響最強。(二)提升消費者感知價值是提高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的核心因素。(三)解釋水平在推廣政策對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的影響過程中發揮調節作用。(四)年齡、收入水平、職業類型、擁有車輛類型對購買意愿呈顯著性影響。報告給出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補能”便利性;優化路權管理,差異化、智能化保障通行優先權;強化公私領域用車示范,塑造新型用車出行理念;做好“后補貼時代”的經濟激勵,提升消費者感知價值;區分地域人群畫像,精準匹配政策組合;走好“必由之路”,實現“標準+生態”雙重引領等6項15條政策建議。
兼具多重價值,助力產業發展
團隊研究報告展現出良好的理論、實踐與政策價值。理論價值層面,探究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路徑,揭示宏觀政策設計與微觀購買意愿之間的中觀作用機理。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五大傳導機制,fsQCA分析得出“感知便利型”“感知價值型”2條高購買意愿路徑和1條“感知風險型”低購買意愿路徑。實踐價值層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雙碳”目標愿景下,有利于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打通產業內循環;有利于推動節能減排,助推生態環保;有利于終端用能替代,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政策價值層面,報告提出打造“15分鐘充電圈”;差異化、場景化、智能化路權優先政策設計;“軍車示范”;革新用車出行理念;從“補購車”轉向“補行為”的動態補貼;區分地域人群畫像,精準匹配3條政策組合路徑;“油電跨界融合”,“標準+生態”雙重引領等7條嶄新的政策建議。
團隊齊心協力,彰顯拼搏精神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簡稱“挑戰杯”)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享有中國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美譽。自1989年首屆競賽舉辦以來,“挑戰杯”競賽始終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
據悉,西南石油大學“汽車強國”挑戰杯團隊成員來自公共事業管理、工商管理、社會工作等3個本科專業,他們發揮西南石油大學“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的大學精神,協力挑戰框架模型構建、方法組合使用、問卷實地調研三大核心任務,詮釋了青年大學生挺膺擔當和建功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圖3 成員進行問卷調查照片
展望未來,團隊表示將繼續擴大研究樣本到全國88個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城市,探究fsQCA組態分析路徑與不同城市的匹配,深度剖析典型城市的“政策—意愿”作用機理,進而有效釋放研究的產業、環保和安全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