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閱龍灣
近日,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水利廳公布了2024年海綿城市建設重點工程項目清單。溫州灣新區、龍灣區6個項目榜上有名,其中4個項目成功入選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數較上一年實現翻倍并再次領跑全市。
近年來,溫州灣新區、龍灣區充分借鑒海綿試點城市有益經驗,秉承新區“海綿+”、老區“+海綿”模式,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行動,以示范創建為引領,持續推進全域化海綿城市建設,全力展現人水和諧圖景。
典型案例簡介
浙南科技城中興路二期
(曹龍路-金江路)道路工程
該項目屬于海綿型道路廣場類項目,道路側分帶內設置下沉式綠化帶,降雨時雨水通過側石開口進入下沉式綠化帶,開口形狀為倒梯形,路面雨水經過過濾、滯蓄后進入通過透水管流入溢流式雨水口,排至市政雨水管道。景觀設計上選擇適宜生長的海綿造景植物,在周邊常規綠地上選擇溫州市應用穩定、效果良好的常規植物,并統一進行色彩、層次、季相及與周邊環境等的合理搭配,形成優美的海綿城市環境。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核心區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三標段)
該項目屬于海綿型道路廣場類項目,所涉及的金海湖北路、金海四道、金海五道、濱海十六路采取了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生態樹池、環保型雨水口等海綿措施,降雨時車行道與機動車道雨水通過開孔側石進入下沉式綠化帶,經過濾、滯蓄后通過透水管流入溢流式雨水口,排至市政雨水管道。人行道路面由透水花磚鋪筑,路表水橫向排入生態樹池及經非機動車道后流入側分綠化帶。
此外對金海四道海綿設施實施監測,通過設置監測井對排口起始端數據進行比對,從而確認海綿設施降低年徑流污染控制率、水質、水量達標情況。
星海實驗中學建設工程
該項目屬于居住社區海綿城市改造類項目,所涉及的所有建筑雨水立管均做斷接處理,其中靠近下凹式綠地附近的外掛雨水立管斷接、消能后直接排入下凹式綠地內;遠離下凹式綠地的內包雨水立管在離地1 m左右開孔接入高位花箱,隨后通過排水明溝將道路雨水或屋面雨水引導至下凹式綠地內。在海綿設施未服務到的區域若存在傳統雨水口,現場統一采用環保型雨水口對雨水進行凈化處理。教學樓附近的綠地均設置成下凹式綠地等生態措施,通過礫石帶或植草溝等導排措施與周邊道路銜接并增大收水面積,超標雨水通過溢流井和溢流管道排至末端雨水調蓄池,實現雨水資源化利用。
龍灣二期濱海濕地修復工程(一階段)
該項目屬于自然調蓄空間建設類項目,是龍灣二期防洪排澇規劃的一部分,也是溫瑞平原東片排澇體系的重要組成。采用人工輔助和自然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在圍區內人工構建濕地,營造水系,保留充足的生態空間,并重建或修復植被灘、淺灘、島嶼、淺水等多種類型的濱海濕地,為生物提供適宜的生境條件和活動廊道,構建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提升濱海區域的生態服務功能,兼顧防洪排澇調蓄作用。
投訴、爆料加微信:wenzhoushike、dayongqiangbz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