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為激發青少年創新創造活力,持續推進科技與美育浸潤行動,5月17日至18日,由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西城區新街口街道辦事處、北京市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共同主辦的“2025年科技周系列活動”在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舉辦。據悉,科普周系列活動將持續至6月1日。
本次活動以“童閱+”品牌為引領,以“科技‘童’行?‘閱’夢飛翔”為主題,通過科普講座、科學實驗市集、環保換書等多種形式,為青少年打造一場集知識傳播、實踐體驗與親子互動于一體的沉浸式科學探索盛宴。
活動期間,兩場科普講堂拉開科技周序幕。中國農業大學郅明雷老師帶來“從細胞到生命,未來農場的科學魔法”講座,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引領親子家庭深入微觀生命世界,探索科學的奧秘;北京郵電大學的周昊哲同學則以“語文×AI奇妙碰撞:從提示詞看語言的力量”為題,巧妙融合AI技術與語文知識,不僅點燃了青少年探索前沿科技的熱情,更通過趣味問答鍛煉了大家的邏輯思維能力。
位于圖書館廣場的科學實驗市集成為孩子們流連忘返的“科學樂園”。6個主題攤位涵蓋生物、物理、化學等多個領域,“當液體變成‘鎧甲’”實驗讓孩子們親身體驗流體在不同濃度下的獨特性質;“漆扇實驗”將科學與非遺藝術完美結合,讓青少年在創作中領悟科學原理;“生氣小河豚”“酸堿指示劑”等實驗旨在通過趣味現象揭示化學反應的奧秘;“植物拓染”“紙花綻放”等動手項目,更能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科學的神奇魅力。
環保換書大集現場同樣熱鬧非凡。孩子們紛紛帶來閑置書籍,在交流分享中進行圖書交換,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節約意識,更讓他們在書籍傳遞中拓寬了視野,感受到知識共享的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志愿者團隊在此次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全程深度參與活動保障,從物料籌備到現場引導,從答疑解惑到秩序維護,用專業與熱情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次科技周活動以“書籍”為紐帶,以“實驗”為媒介點燃了科學探索熱情,使青少年在實踐中提升了科學素養與動手能力。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館長安欣表示:未來將持續創新活動形式,以科普教育和審美教育為培養目標,深化“童閱+”品牌活動,為青少年搭建更多接觸科學與文化的平臺,助力他們在科學與文化的滋養中茁壯成長,讓科普書香沁潤更多童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