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啊,有時真像坐過山車,前一刻還在云端,后一秒就可能跌入谷底,這種悲劇不只是發生在電影里,而是真實的發生在了山東濟寧泗水縣的一個普通家庭身上。
結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環,這不,馬彬就即將迎來丈夫的新身份,他是一位陽光帥氣28歲年輕小伙,準新娘也是個好姑娘,兩人郎才女貌,怎么看都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原本雙方以及家庭都已經定好了日子,將于今年的5月8日正式結婚,眼瞅著新婚日子一天天近了,他趁著五一假期前特意回了趟老家,跟家里人把婚禮的里里外外再合計合計。
從彩禮、嫁妝到酒席、流程,事無巨細,都得一家人坐下來好好商量,那時候,一家人圍著桌子,你一句我一句,憧憬著未來的小日子。
馬彬終于要將心愛的姑娘娶回家來,父母也盼望著早日抱上小孫子和孫女,馬彬的爺爺也幻想著馬家四世同堂的日子,那種喜悅和熱鬧勁兒,想想都讓人跟著高興。
可誰曾想,命運的齒輪,就在那不經意的瞬間,悄悄轉了個彎...
突如其來的病情
時間回到4月29號,因為快要五一,為了不耽誤五一假期期間要去準備挑選服裝、飾品等時間,馬彬提前回到了老家和家里人一起商討婚禮上的一些流程。
白天還好好的,當天晚些時候,馬彬就覺得肚子有點不對勁,他以為就是吃多了消化不良,沒往深處想。
可沒過多長時間,身體又開始伴隨頭疼、發熱等癥狀,于是,他選擇自行服用了阿莫西林、布洛芬、板藍根等藥物進行降溫。
這個時候,他可能覺得是這幾天太忙,沒睡好,睡一覺吃點藥就好了,等第二天醒來后,他的頭也不痛了,量體溫發現溫度也逐漸降下來了。
可誰能想到,5月2日左右,他再次出現了腹部脹痛、全身無力等癥狀,此時正是婚事上的關鍵期,于是,馬彬又服用了益生菌、中成藥等進行治療,但這次,癥狀并沒有好轉。
但馬彬也沒有選擇去醫院看病,而是繼續強壓著身體的不適,一心將事情都放在了結婚準備上,又過了兩天,身體的不適仍然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
直到5月6日左右,馬彬出現了神志不清、意識模糊等癥狀,家人發現后緊急送往齊魯醫院,到了醫院,病情發展得像按了快進鍵一樣,沒多久馬彬就被送入了重癥監護室。
原本該是家里張燈結彩、布置新房的日子,現在卻變成了醫院走廊上家屬們的來回踱步,焦急等待。
5月7日,當診斷結果出來后,一連串冰冷的醫學名詞讓家里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肝衰竭、肝性腦病、凝血功能異常、慢性膽囊炎”等等,像一記記重錘砸在父母心上。
隨后,馬彬被轉移到了上級醫院,而針對馬彬的病情,則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血漿置換,把身體里那些“毒”血換掉。
第二個方案,是盡快找到合適的肝源進行移植,可肝源哪有那么容易找?只能先進行血漿置換,爭分奪秒。
親情與鄉情的匯聚
治療過程中,馬彬需要大量的血漿和血液,可醫院的血庫也面臨告急,不過,馬彬需要血液的消息很快在泗水縣十里八鄉傳開了。
危難時刻,一束光照亮了黑暗,除了馬彬的親戚朋友外,很多和馬彬一家素不相識的鄉親們在聽到消息后二話不說就趕到當地醫院排隊獻血。
30多名老鄉共獻出了5400毫升的血,而當地紅十字會也立刻送來慰問金,社會上也有很多好心人在聽聞這件事后,紛紛投入了捐錢捐血的路上。
而馬彬的未婚妻則一直守在醫院,不離不棄,父母在馬彬身邊說話,雖然馬彬不能動,但眼角會落下淚水。
可即使每個人都付出了百倍努力,轉機卻沒有出現,15日晚,28歲的馬彬,這位準新郎仍不幸離世。
喜帖還沒發完,新房還未住進,新郎卻已不在,本該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最終卻成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絕望。
那種痛徹心扉的悲傷,對馬彬的家人、對他的未婚妻來說,該如何去承受和平復?
為什么偏偏是他?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個巨大的疑問浮上心頭:馬彬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平時明明很少感冒發燒,身體也沒有出現過這種癥狀,為什么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據知情人爆料,有三點原因造成了馬彬的離世,第一點是那頓飯,還記得前面我們講過,馬彬在4月29日的時候回過老家和家人商討婚禮上的一些流程。
而當晚他就出現不良癥狀,并非是因為太忙沒睡好,而是因為吃的東西,原來,當天馬彬的爺爺將家里的雞燉了,馬彬也吃了很多。
造成馬彬當晚出現癥狀的正是因為這只雞,或許是因為這只雞有雞瘟,也可能是雞并沒有燉熟,再加上馬彬除了吃這只雞外,還吃了大量的隔夜鹵菜。
大劑量的攝入,無疑讓他體內累積的毒素或病菌達到了一個危險的閾值,可明明這頓飯一家人都吃了,怎么就偏偏馬彬中招,而且這么兇險呢?
這或許是馬彬那段時間因為太忙沒睡好導致身體免疫力較低,或者他的肝臟代謝、解毒能力相對弱一些,沒能像其他家人那樣扛過去。
第二點則是藥物的治療,在事情發生后,馬彬第一時間并沒有選擇去醫院治療,而是自行使用阿莫西林、布洛芬、板藍根等藥物。
如果能在最初出現癥狀時就及時就醫,而不是自行判斷、硬扛、亂吃藥,也許,也許結局就不會是這樣。
但最最關鍵、也最讓人痛心的,是時間的延誤,從4月29號肚子不適,到5月6號神志不清緊急送醫,這中間白白耽誤了整整八天!
急性肝衰竭這種病,病程進展極快,這八天時間,幾乎等同于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機,那些被忽視的八天,成了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健康面前無小事
馬彬的故事,雖然殘酷,但就像一面血淋淋的鏡子,照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健康誤區和潛在風險。
尤其是現在夏天,食物健康更是需要我們每個人注意的,據統計,“家庭”是我們國家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發生場所。
所以,要注意冰箱不是保險箱,很多家庭,特別是老人習慣把冰箱塞得滿滿當當,生熟不分,以為放進去就萬事大吉,冰箱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殺不死它們。
尤其是生熟混放、食物堆積,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剩菜剩飯放冰箱,拿出來一定要徹底、完全加熱,存放時間也別太長,最好當天吃完,最長別超過一兩天。
能做新鮮的吃新鮮的,盡量自己做,外面的食材來源誰知道呢,吃不完的,如果不能妥善保存或覺得可能有風險,該扔就扔,別心疼那點兒飯菜錢,跟健康比起來不值一提。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