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水墨,不止于畫;一支樂章,不止于聲。
2025年6月7日,新加坡華樂團將在新加坡華樂團音樂廳呈獻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墨韻 - 敬林子平”。“墨韻”是“文化巨人”系列音樂會的第二部制作,由新加坡華樂團與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攜手呈獻,以華樂為筆、畫意為墨,致敬2003年國家文化獎得主、已故本地著名藝術家林子平先生。
作為本屆“華彩2025”的重點節目之一,“墨韻”以多媒體融合的形式,跨越音樂與視覺藝術的邊界,將觀眾帶入林子平的精神世界。新加坡華樂團首席指揮郭勇德將執棒全場,帶領觀眾循著林子平的墨跡,走過南洋風土、家國情懷、文化思索與生命哲學。
四章鋪展 墨中有聲
音樂會分為四大篇章:墨緣、墨跡、墨印、墨韻。從早年藝途到文化貢獻,從筆下南洋到精神家園,林子平的藝術人生在華樂的流轉間娓娓道來。
在“墨緣”中,觀眾將聆聽江賜良的《捕風掠影II——刺的回味》與駱思衛的《梭羅河之呼喚》,仿佛步入林子平初識藝術的熱土,感受他對東南亞自然風貌的深情描繪。
“墨跡”一章以埃里克·沃森的《同樂會》為主軸,回顧林子平在藝術教育、文化推廣上的豐厚貢獻。音樂中隱含著他對家庭的眷戀與對文化身份的自覺,與畫作相互映照,情意深遠。
“墨印”聚焦本地社會圖景。梁潔瑩的《飲水思源:牛車水》、羅偉倫的《千舸爭游》以及趙季平的《古槐尋根》逐一登場,樂音與林子平的代表作同步投影,共同描繪華人移民的集體記憶與家園認同。
壓軸的“墨韻”篇章更呈獻兩首世界首演——王辰威的《墨韻》與羅麥朔的《墨魂》。前者以樂隊音色模擬筆觸層次,展現水墨的游走、沉靜與爆發;后者則從林子平獨創的“彩色書法”與“糊涂字”中汲取靈感,轉化為具有實驗色彩的聲音結構,體現其藝術風格的自由與突破。
畫外之意 聲中見心
林子平不僅是一位畫家,更是一位文化先覺者。他曾書寫“華樂團”三字贈予團方,寄望音畫共鳴,藝術并進。此次音樂會正是這份精神的延續與放大——透過華樂詮釋畫魂,讓觀眾在樂音與光影中重新看見這位文化巨匠的內在生命與精神氣象。
在這個日漸多元的藝術現場,“墨韻”提供了一種可能——不以形式論中西,不以傳統劃今昔,而是以心對心、以美通美,用藝術回應時代,用聲音延續記憶。
音樂會資訊
“墨韻——致敬林子平”
日期:2025年6月7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7點30分
地點:新加坡華樂團音樂廳
票價:$20 - $80(不含手續費)
*門票在SISTIC發售
更多詳情與購票信息,請訪問新加坡華樂團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