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復興號穿越武陵山脈,湘西苗家阿妹直播窗外云海;當雅萬高鐵馳騁爪哇島,東南亞游客開啟“高鐵+兵馬俑”之旅——中國高鐵正以4.5萬公里運營里程,重塑世界旅游格局。
成渝高鐵構建的“1小時生活圈”,讓重慶火鍋與成都茶館在周末相遇;京張智能動車組穿行的冬奧走廊,使崇禮滑雪場與北京中軸線時空重疊。數據顯示,高鐵使沿線城市旅游收入平均提升27%,縣域景區游客三年翻番。湖南鳳凰古城年接待量突破2000萬人次,江西婺源油菜花季單日客流達10萬,“朝食廣州蝦餃,午登武當金頂”成為日常。
滬蘇湖高鐵的南潯古鎮TOD綜合體,將站廳與水鄉風貌無縫銜接;貴廣高鐵沿線的肇興侗寨,高鐵票根變身非遺體驗券。全國已有23個高鐵站實現“出站即景區”,“高鐵游”小程序用戶突破5000萬,12306“計次票+文旅套票”年銷售超2億元。當“熊貓專列”配備移動KTV,當智能動車組提供AR導航,交通工具本身已成旅游產品。
大涼山的“綠巨人”動車組每天運送彝族繡品,魯南高鐵的蜜桃專列朝發夕至北上廣。云南保山站咖啡莊園借中老鐵路變身貿易樞紐,浙江松陽古村落年輕人口回流率提升40%。貴州榕江“村超”賽事通過貴廣高鐵輸送球迷,帶動旅游收入增長300%。高鐵站正成為“農產品進城、游客下鄉”的中轉站。
從京張鐵路的艱難起步到智能高鐵領跑世界,鋼鐵軌道上的百年夢尋,映照著發展理念的深刻嬗變。高鐵這把金鑰匙,既打開了區域協調新格局,也解開了城鄉融合密碼,更激活了文明交流基因。當風馳電掣的列車繼續在神州大地編織經緯,中國旅游的故事正在續寫新篇。(文/劉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