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繼續下跌,這沒啥意外的,因為上回咱們就說了,二三季度是南美大豆到港的旺季,所以供應大增,壓制著豆粕很難抬頭。
跌破3000也是沒啥懸念,這也是預料之中,而且還要比預料得更快。
為什么?
一是因為巴西大豆到港不僅量大,而且價低。
首先是今年巴西大豆豐產,本來產量就大,再加上中巴友好的貿易關系,中國必然也成為巴西大豆的主力出口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5月初巴西大豆的出口量就創新高,僅上旬的出口量就達到了477萬噸,而要知道去年5月份全月的出口量為1344萬噸。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出口,就意味著5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將超過1500萬噸。
另一個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即截至16日,巴西大豆出口量已達到近80萬噸,同比增長了24%,如果按這個速度,5月份的出口量將達到1600萬噸。
量大也就算了,而且價格還低。
5月大豆的出口均價約為392.2美元/噸,同比去年下跌了8.4%。
所以量大,且價低,再加上油廠開機猛增,豆粕自然是扛不住的。
第二個原因則和前不久的中美貿易緩和有關。
前不久中美貿易互相大幅下調關稅,并且有了一個很好的窗口期,有數據統計,這為期90天的關稅窗口期一生效,中美海運訂單量一周內就飆升了275%,簡直就是從冰點極速升到了沸點。
雖然說這對于進口大豆來說并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影響,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是南美大豆的出口旺季,美豆的出口旺季到等到四季度以后了。
但是這也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即中美貿易的城墻并非牢不可破,而是有很多緩沖的余地的。
所以這也讓市場對于四季度進口大豆的供應不那么悲觀了。
這還沒完,還有一個潛在因素,即上周美國農業部發布了一份報告,該報告對于豆粕更是晴天霹靂,因為報告預測2025/26年度巴西大豆可能會繼續增產,可能會再次創紀錄式的豐產。
好家伙,這就相當于把大豆的供應一桿子支到了明年,于是豆粕市場就好比是年豬發瘟——一下子就希望落空了。
那還挺什么勁兒呢?
于是豆粕的下跌就猶如滔滔江水了。
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跌破3000以后,市場也就沒了底,不敢往下看,因為下面簡直就是萬丈深淵。
那么,豆粕還有底嗎?底在哪兒呢?
參考是之前的低點,也就是2800到2900元/噸左右。
這個點有沒有支撐呢?
我們認為,是有一定支撐的。
為什么?
一是當前豆粕雖然是跌勢洶洶,但正如之前的上漲一樣,都有一股勢頭,所以沖得猛不足為怪。
但是從美豆的最新產量預期來看,是利多的,這對國際豆價會有一定支撐,那么也就意味著,進口大豆會有一定成本支撐,那么失控大跌的概率就相對要小。
二是關稅問題顯然不會一成不變,尤其是美方一直多變,單方面毀約的情況也不是沒發生過,所以后期會怎么變仍需觀察。
三是運輸問題。
畢竟運輸環節漫長且繁瑣,其中哪一個環節稍有延誤都會影響供應節奏,所以豆粕雖然利空,但也未必一空到底。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