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伙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寶寶一歲后喝純牛奶還是配方奶,一直都是家長們熱議的話題。有的認為配方奶營養更全面、口味更好,貴點也值得;有的覺得牛奶含鈣量高、蛋白質豐富,便宜才是硬道理。
那到底該選哪個好呢?首先我們明確一下基本要點:
周歲以后,無論配方奶還是牛奶,都不是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只是提供部分營養。
站在這個基礎上來看,配方奶和牛奶在很多方面的差距就很明顯了。
營養上
配方奶“可以但沒必要”
橫向對比來看,配方奶包含的營養種類相對齊全。配方奶除了蛋白質以外,還額外添加了維生素和鐵等成分。牛奶則比較簡單,主要是鈣和蛋白質,其他相對沒有那么豐富。
看起來配方奶似乎略勝一籌,但別忘了結合實際情況。
周歲以后,大多數寶寶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膳食體系,日常攝入的不僅有奶,還有主食和各種肉蛋果蔬。這些種類豐富的食物構成孩子主要的營養來源,只要好好吃飯、不挑食,堅持補充維生素D,基本不太需要其他額外的營養補充。
這時把牛奶作為優質的蛋白質和鈣來源是合適的,不用怕營養不夠全面,因為其他食物可以“補位”。在日常飲食均衡的情況下,寶寶1歲之后可以喝牛奶作為營養補充,這與很多權威機構如美國兒科學會、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香港衛生署的意見一致。
至于配方奶,目前并沒有高質量的證據表明幼兒喝配方奶能有什么額外的健康收益。而配方奶額外添加的那些成分要么是孩子已經可以從飲食中獲得的,要么是本身就沒必要的。有些配方奶里還添加了甜味劑,一個沒控制住,孩子很容易長成小胖墩。
有的家長老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其實臨床上這種情況是真的少,反倒是因為肥胖衍生各種健康問題而來看診的會多一些。家長平時做好生長曲線監測、定期兒保,基本是不需要焦慮的。 即便孩子挑食,也應找出具體的原因對癥解決,優先從飲食上進行調整。
因為孩子不愛吃飯而過分依賴配方奶,某種程度上是“拆東墻補西墻”,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帶來或加重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比如更不愛吃飯、正餐吃得少等。
如果寶寶仍處在過渡期,主食比較依賴配方奶,建議盡快幫助寶寶過渡,增加輔食攝入的比例。
Tips
對于部分寶寶牛奶蛋白過敏的家長來說,牛奶暫不納入考慮范圍,建議等寶寶2歲以后消化系統發育完善,再慢慢少量嘗試,有可能會逐步脫敏。
當下寶寶對大豆蛋白不過敏的話,可以使用強化鈣的豆奶代替。日常飲食中可增加富含鈣食物,如豆腐、西蘭花、卷心菜等。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不代表就對羊奶不過敏,并不建議將羊奶粉作為首選的替代奶制品。
價格上
牛奶通常便宜一半
這一點不用我多說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配方奶都會比牛奶貴,基本都在三四百左右。
以一罐價格400元容量約800g的配方奶為例,150ml一杯水沖3平勺,每次用量大概在25g左右,均價12.5元。即便每天只喝一杯,最多也只夠喝一個月。
市面某配方奶沖調示例
和這比起來,純牛奶的價格就友好多了。市場均價每盒才三四塊錢,貴點的可能要五六塊,但也比配方奶便宜得多,即便寶寶一天喝兩盒,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效率上
配方奶步驟略繁瑣
沖一杯配方奶,單算燒水、沖奶的時間,少說也要好幾分鐘。再加上前后清洗消殺這些雜活...嗯,總之就是要很有耐心。
相較之下,直接喝盒裝的純牛奶就方便很多了。唯一的缺點是紙盒和吸管不太環保,所以我們還是盡量做好垃圾分類,方便回收利用。
綜上,孩子周歲以后,在保證日常飲食均衡的情況下,推薦喝牛奶作為重要的營養補充。配方奶可以喝,但不能影響正餐,更需要注意控制體重。
至于所謂的乳鐵蛋白,并沒有高質量證據表明其對幼兒有實際的助益,家長也不必破費去追求這種營銷包裝起來的“高級”。
寶寶1歲后
怎么喝牛奶比較好?
既然寶寶1歲以后可以喝牛奶,具體又該怎么喝呢?首先是品類的選擇:
①全脂 vs 低脂、脫脂
香港衛生署建議2歲以下應喝全脂奶,2-5歲可喝低脂奶,而5歲以上才可喝脫脂奶。其他機構對年齡的劃分沒有如此明確,但幾乎都建議2歲之前喝全脂奶。
2歲以下寶寶喝全脂奶主要考慮這個年齡段對脂肪的需求較高(幫助增長體重及吸收維生素AD),2歲以后脂肪需求減少,家長可根據寶寶的肥胖風險選擇全脂奶還是低脂奶,5歲之后同理。
②“鮮牛奶” VS 常溫奶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消毒方法,“鮮牛奶”其實應該叫巴氏奶,用的巴氏消毒法,保質期7天左右;常溫奶通常用UHT消毒法,可以保存6-12個月。
常溫奶因高溫滅菌可能讓一些維生素滅活,但對于牛奶來說,維生素并不是主要的營養元素,所以不用特別在意這點區別。兩者在營養上差距并不是很大,也都沒有添加防腐劑。
在口味上,“鮮牛奶”口感和風味通常更好一點。至于如何選擇,完全可以根據寶寶喜好來定,注意避開風味乳飲料就好。
③生牛奶 VS 加工奶
千萬別給寶寶喝現擠的生牛奶。聽起來很新鮮,但實際還未經消毒的牛奶中含有多種致病菌,說什么都不建議給孩子喝。
那么現擠牛奶煮沸了可以喝嗎?家庭廚房煮沸的過程可破壞部分營養物質,不建議長期喝。日常喝奶選擇可靠品牌的巴氏滅菌奶或常溫奶即可。
④高鈣奶 VS 普通奶
牛奶中含鈣量本身就挺高了,每100ml的牛奶中,就有大約100mg的鈣,再額外添加鈣實際意義不大。大多數高鈣奶每100ml含125mg鈣左右,但價格一般比普通奶高出差不多10%。
如果是為了從飲食中攝入足夠的鈣,給孩子喝普通牛奶就足夠啦,日常飲食中豆腐、乳酪、綠葉蔬菜也是良好的鈣來源。當然,如果就是因為味道好喝、包裝討喜、打折促銷等原因,就是喜歡某款高鈣奶,那自由選擇便是。
⑤牛奶 VS 豆奶、杏仁奶
大豆奶在營養成分上更接近牛奶,但因口味問題,一般大豆奶或多或少都添加了糖。鈣強化的大豆奶可作為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過敏人群的選擇,對于普通人群,更建議喝無糖的牛奶,大豆奶可作為食物多樣化的一種選擇。
杏仁奶營養成分與牛奶相比相差懸殊,蛋白質含量僅僅是牛奶的1/8左右,營養密度較低,不建議作為長期飲用的奶制品。
⑥兒童奶 VS 普通奶
其實牛奶并沒有分成人兒童,孩子喝普通的牛奶就可以。那些所謂專門為孩子設計的“兒童牛奶”,其實是添加了糖、香精及其他添加劑讓孩子更愛喝的調制乳。
有的兒童牛奶宣稱加了維生素D等營養素,但如果配料中還同時存在糖及一連串不認識添加劑名稱,那么我們不如讓孩子喝普通牛奶吃維生素D補充劑就好。
關于喝奶量,其實各個國家的標準稍微不同。
總的來看范圍大概在250-500ml之間,而歐美有些國家在推薦食譜中會超過500ml。1歲之后奶只作為飲食中的一部分,不建議喝太多。過高的奶量可能會造成其他食物攝入不足,特別是富含纖維食物攝入過少,則容易引起便秘。
牛奶是富含鈣的食物,奶量過高可能影響鐵的吸收,還會影響正餐的攝入。牛奶雖好,但不能當水來喝噢。
延展閱讀:《》
end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于2025年5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圖片來源包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