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雨季來臨,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為切實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嚴防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發生,連日來,婁星區石井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通過“宣教+排查+應急”三位一體模式,全面織密野生蘑菇中毒防護網。
立體宣傳入腦入心
“您看這個白傘傘紅桿桿的鵝膏菌,一顆就能致命!”在石井中學校門口,經濟和生態辦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區疾控中心、石井監管所、衛生院、石井中學、團委、民政社工站、松江村等部門開展“預防野生蘑菇中毒”宣傳教育活動。工作人員通過實物標本對比、宣傳資料發放,向200余名村民學生宣傳預防野生毒蘑菇安全知識。
全鎮19個村同步行動,采取“線上+線下”全覆蓋宣傳,通過懸掛警示橫幅10條,發放《毒蘑菇防控手冊》3000余份,利用“村村響”廣播每日播報安全提醒;針對留守老人等重點群體,組織網格員入戶發放“不采不買不食”告知書;自發制作預防毒蘑菇安全知識短視頻,通過推送科普短視頻,著力提升宣傳質效。
源頭管控不留死角
經濟和生態辦聯合區市場監管局成立專項檢查組,對農貿市場、餐飲單位、學校食堂等重點場所開展“翻箱倒柜”式排查,重點查處疑似野生蘑菇制品售賣等情況,在入山路口、重點山區設置警示標牌,安排巡山人員及時制止采摘行為。
應急體系高效閉環
鎮衛生院開通中毒救治綠色通道,建立“村-鎮-區醫院會診”三級響應機制,制作中毒癥狀識別卡發放至各村衛生室。同時,相關部門完善應急預案,明確“60分鐘報告、2小時調查、24小時監測”處置流程,確保中毒事件早發現、早治療、早控制、早上報。
“以前總覺得自己認得清,現在才知道很多毒蘑菇會‘變裝’。”參加培訓的村民李大爺感慨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強化“防控鏈條”,通過無人機巡山監測、舉辦蘑菇標本巡回展等創新舉措,堅決守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防線。(通訊員 周亮宇 朱南香 李文)
一審:譚洲偉 二審:羅江 三審:劉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