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德基藝術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員——來自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學的“紅領巾講解員”。他們為受邀來到現場參觀的外賣員、快遞員、環衛工人等新就業群體帶來了一場生動而專業的展覽講解。
恰逢“5·18國際博物館日”,這場主旨為“藝術對你說:在博物館長大”的主題活動在德基藝術博物館開啟?;顒佑赡暇┦形幕吐糜尉?、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玄武區文化和旅游局、玄武區教育局、新街口街道主辦,德基藝術博物館承辦。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德基藝術博物館邀請南京多所小學的同學,一同走進博物館。
活動當天,從德基藝術博物館“金陵圖數字藝術展”中關于千年之前南京城的歷史趣聞,到“動靜無盡:花卉靜物三百年”中的百余件藝術大師真跡以及背后宏大的藝術史詩,“紅領巾講解員”們滿懷對于藝術文化的感知與熱愛,向現場的叔叔阿姨們娓娓道來。
導覽現場
這批受邀前來現場的新就業群體,多數為初次來到德基藝術博物館參觀。在觀展過程中,從初入展廳的拘謹,到全神貫注欣賞每一幅作品細節,他們認真傾聽每一位紅領巾講解員的生動講解。一位外賣員看到由蒙德里安所繪的《菊花》畫作時感慨道:“這花好像和我們老家院子里的一樣,只是顏色更透亮,原來只要好好觀察生活,處處都是藝術?!绷硪晃豢爝f小哥則被宋時南京的繁榮景象所觸動:“原來宋代的南京城就已經如此繁華,古人生活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多彩,這趟穿越之旅太神奇了?!?/p>
南京市逸仙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一場融合科技與藝術的沙畫與朗誦表演《金陵韻》。傳統朗誦藝術與數字視覺藝術碰撞,展現南京“古今交融”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
由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學AI創作、南京市立賢小學學生編曲、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學學生演唱、德基藝術博物館指導的AI共創歌曲《南京城,金陵夢》(City of Nanjing, Dream of Jinling),以清澈童聲與科技賦能的奇妙碰撞,將秦淮河的燈影、紫金山的星辰、明城墻的磚石化作流動的音符。
與此同時,現場屏幕上,一幅串聯起古今南京的長卷畫作徐徐展開——從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到南京總統府(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江蘇省美術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共同形成一條上起六朝、下及當代,見證與傳承南京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世界級“博物館大道”。
這幅畫作由南京市長江路小學的同學們與AI共創繪制。來自南京市長江路小學的學生代表上臺分享創作靈感:“在看過‘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后,我們從《金陵圖》中533個職業各異的人物中找到了靈感,用AI技術將街巷中的古人變成了現在或未來的樣子,又把我們每天上學走的這條長江路上的現代博物館也‘畫’進了長卷里。”
“博物館的職責不止于對藝術的收藏和展示。藝術中所蘊含的聯結、啟示、創生、轉化之力,是推動人類文明演進,促成人與自然、宇宙之間和諧共生、共同進化的永續創造力?!钡禄囆g博物館館長艾琳說,“這次5·18,德基藝術博物館以'藝術對你說:在博物館長大'展開系列活動主題,相信,未來會在孩子的創意中閃光,讓孩子'在博物館長大',是最自然、最深遠的創造力啟蒙。”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南京藝術節即將于5月底至6月啟幕,本屆藝術節以“文化賦能,煥然“藝”新”為主題,注重科技與藝術的深度融合,鼓勵用新穎獨特的方式展現南京的城市風貌。藝術節將推出AI數字藝術創作計劃——面向全南京青少年發起“我眼中的南京”AI創意征集活動。青少年們用AI數字技術,把對南京這座城市的獨特觀察,轉化為代碼與圖像交織的創意表達。即日起至6月10日,通過發送創作的AI數字藝術作品到南京藝術節官方平臺,即可參與。最終將評選出一批優秀作品進行集中展示。
原標題:《南京的這所博物館里,紅領巾講解員引領“新就業群體”走進藝術世界》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李君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