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財經觀察出品
撰文丨學研
新規落地,二手房業主的日子不好過了。
5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4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數據。其中,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8%,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3.2%。銷售額跌幅超過銷售面積,說明單價在下降,這背后是回款壓力下,開發商以價換量的結果。
據合富大數據監測,廣州二手成交均價持續走低,單價3萬/㎡以下的單位,成交占比接近7成。
5月份,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正式實施,從政策對產品控制方向上看,這次的新規可以說是住宅產品調整力度最大的一次,甚至可以看作改寫房地產游戲規則的一次變化。
同時,對持有二手房的業主來說,本就難以出手的二手房,價值進一步稀釋。
目前來看,國內資產配置將迎來新一輪價值遷移。
新規落地,邏輯變了
新規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核心目標,通過層高提升、隔聲性能提升、電梯配置標準化等14項技術指標的全面升級,重構了住宅的底層邏輯。
具體來看:
房子更“高”了(住宅層高從2.8米拉高到3米);
更“靜”了(隔音標準從不高于75分貝降低至65分貝);
更“宜居”了(四層以上住宅必須安裝電梯,入戶門加寬、陽臺欄桿高度提升,適老化建設等)……
這些看似細微的調整,標志著房地產正經歷從“量”到“質”的轉折階段。新規鼓勵開發商做出更多的好產品,鼓勵市場蓋改善的房子。
對于持幣觀望的潛在購房者而言,隨著新規住宅批量落地,他們購房選擇的重心也會隨之轉移。即便購房門檻提高,真正有居住需求的客群還是會優先關注居住體驗。
過去,鼓勵商品住宅市場建剛需的房子,對大戶型和豪宅的數量和比例進行限制。現在國內二手房存量的大部分就是在90平以下的面積段。
原本就在價格戰中苦苦掙扎的二手房業主,不僅要面對新房在產品力上的碾壓,還要與幾乎零利潤的保障房競爭客源,而那些扛不住壓力的同小區或周邊小區的業主,正在不斷拋售房產,擊穿其他業主的心理防線。
新規落地,二手房市場價值遷移勢在必行。對于非核心、無獨特賣點的老標準二手房,盡早割肉出手或許還能減少部分損失。
另一種形式的優勝劣汰
事實上,國家鼓勵開發商建“好房子”目標最早可追溯至2022年8月,直至被寫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才正式宣告政策上升至國家政策層面。
作為國家政策,它傳遞了國家推動房地產品質提升,刺激市場消費的關鍵信號。
此前,房地產行業追捧“快拿地、快開工、快銷售、快回款”的高周轉模式,品控方面落實得并不夠好,部分樓盤給消費者留下了糟糕的印象。
新規住宅旨在扭轉這一情況,滿足客群對居住條件更舒適、環境更優美、服務更便捷等需求,從而達成刺激房地產市場消費的目的。深圳2025年一季度新建及二手住宅成交超2.6萬套,同比上漲67.7%,其中改善型住宅(120㎡以上)成交占比達 45%。
代價則是開發商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據業內人士測算,新規要求層高3米、飄窗改造、全屋智能等,直接拉高建安成本約10%-15%。
這意味著過去的模式已被宣判死刑,中小房企若無法通過產品溢價消化成本,很可能被淘汰。而萬科、綠城、華潤等注重品質的頭部房企市場份額快速提升,2025年一季度TOP10房企銷售額占比達45%,較2023年提高12%。
過去幾年,已有約40多家大中型民營房企陷入債務危機。即便那些暫未“爆雷”的企業,基于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考量,也大多選擇“零拿地”的保守策略。
在此背景下,不少房企收緊了投資步伐。例如企業拿地方面,當前許多房企投資仍未啟動,相比之下國央企投資積極性顯著突出。今年1-4月份全口徑拿地金額TOP10房企中除濱江集團以外,其余9家均為央國企,且絕大多數央國企投資金額超200億。
而大家比較關心的商品房預售制或將逐步被現售制取代。
日前,河南信陽市住建局發布規定顯示,信陽將成為近年來我國第一個全面實施商品房現售制度的城市,該制度未來有望在國內大規模推廣。但考慮到當前房地產業流動性相對緊張的現狀,各地政府應該會謹慎考慮,短期內很難普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論是央國房企、民營房企現狀,還是售房制度的變化,都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高增長時期過后,中國房企必須從單純的“開發商”轉做“運營商”,從賺開發的“快錢”轉向賺運營的“慢錢”,才可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存活下去。
騰籠換鳥,資產怎么配置
市場變天,必然產生陣痛,但也不必驚慌。
國家出臺新規的戰略意圖是為了盤活市場,為房地產市場注入發展新動能,充分發揮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作用。
2024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時隔一年,政策已初見成效。截至5月13日,全國擬收儲總規模達到3918億元,涉及城市達到171個。明確涉及收儲住宅用地規模達到6565公頃,據測算,相當于為2025年樓市去庫存加速54%,全國廣義庫存去化周期下降超過2個月。
同時財政部還在持續加碼,投入真金白銀支持地方政府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
如果你正在考慮置換改善或剛需購房,建議優先選擇低密度住宅。在購房時,需要密切關注所持有房產所在區域是否有大量待開發的地塊。一旦新的規劃產品入市,周邊的二手舊產品可能會受到沖擊,面臨貶值風險。
對于手中有多套二手房的朋友來說,二手房的重要優勢就在于核心地段和稀缺資源。例如,廣州珠江邊上的老破小房子,如果能夠欣賞到江景,依然具有很強的保值能力;北京西城區的學區房,即使戶型設計已經過時,但因為其稀缺的教育資源,市場需求依然旺盛。
此次房地產新規,可能會成為中國住宅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強者恒強,無論游戲規則如何改變,配置擁有核心、稀缺資源的房產總比死磕高層、二手舊產品來得有效。
(文章來源:花朵財經觀察)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