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呼和浩特5月17日電(李倩)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一列特殊的“文化專列”在內蒙古鳴笛啟程。16日,“我的鐵路風景”主題宣傳第二季活動走進草原鐵路。
在鄂爾多斯開往集寧南的C646次城際列車上,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呼和浩特客運段、內蒙古博物院志愿者團隊創新推出“高鐵上的移動博物館”,通過歷史文化講解、服務文化展示、列車文藝演出、非遺互動體驗等形式,讓“復興號”列車成為傳播北疆文化的新載體,旅客在盡覽旅途美景、暢享優質服務的同時,感受到濃厚的北疆文化氛圍。
列車上的文藝表演。新華網發
活動中,內蒙古博物院的志愿者們身著具有民族特點的服飾,通過文物展板,向旅客生動講解鄂爾多斯與集寧南沿線的重要歷史遺存。鷹頂金冠飾、釉里紅玉壺春瓶等出土于鄂爾多斯和烏蘭察布地區的珍貴文物依次亮相,配合車窗外綿延的陰山山脈,旅客仿佛置身于時空長廊,切身感受從草原文明到商貿重鎮的千年變遷。
文物知識問答、民族歌舞表演、手繪文物展示……在互動環節,來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北疆文化的獨特魅力。活動中,內蒙古博物院的志愿者還向旅客介紹列車途經地區的自然風光、文化景觀和旅游熱門“打卡地”,邀請旅客講述自己與文物的故事,共同體驗文物手繪,并為旅客贈送具有獨特北疆文化特色的文創禮品,通過列車把優質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旅客在列車上“打卡”留念。新華網發
在列車服務文化展示區,列車乘務組通過實物陳列與服務文化展板,為旅客介紹本趟列車特色的服務舉措。近年來,乘務組將敬老、愛幼、講文明、重禮節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融入到服務工作中,不斷充實完善“童萌”服務、“銀發”服務等重點旅客特色服務,在做優常態化服務的基礎上,創新推出文化惠民特色服務,將列車打造成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載體,讓文化之光與流動中國相伴隨行。“將博物館搬上列車,是讓文化‘流動’的創新嘗試。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多維度傳播方式,不斷延伸文化惠民的觸角,助力北疆文化‘破圈’,讓旅客體驗更美好。”呼和浩特客運段C646次列車工作人員楊明慧說道。
本次活動通過文物知識豐富旅途生活,以非遺解讀呈現民俗魅力,用歌聲傳遞草原風情,進一步打破博物館傳統展陳邊界,讓文化體驗隨列車流動,為文旅融合發展再添志愿者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