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有一個時代,它這么遠又這么近。近的是感覺,說起來就像昨天,遠的是時間,早已流淌近百年。
這三款壺形,這三位匠人,都曾經在民國的上海灘名噪一時,權貴豪擲重金,只為求一壺。
壽珍掇球
程壽珍的養父是邵友廷,邵所作壺式形制尚樸,技藝腴麗,尤其善于制作漢扁、鵝蛋壺和掇球壺。承其所學,程壽珍的代表作便是大名鼎鼎的掇球。
▲壽珍掇球
一代宗師顧景舟曾經評價壽珍掇球:“觀其傳器,少壯時基礎扎實,器皿造型掌握頗準,高出友廷一籌?!?/p>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壺做的好,受到大老板大官人的青睞,進去那豪門大宅子有幸見識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和珍貴藏品,對眼界的開闊和壺藝的制作有極大的裨益。
程壽珍憑借的高超扎實的技藝被鐵畫軒的老板戴國寶相中,進入大上海的十里洋場。
▲壽珍掇球
1915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程壽珍的仿古壺和掇球壺獲得了優獎。一次次的榮譽讓程壽珍在業內聲名鵲起,慕名而來的訂單應接不暇,要得到一把壽珍掇球亦是難于登天。
▲壽珍掇球
掇球壺,其構造是有大中小三個圓球壘疊,器型圓潤穩重,是紫砂光器中的經典之作。這便是程壽珍在時代篇章之中狠狠地刻下的一筆
而對程壽珍來說,每制作一把掇球,每改進一次造型,就好像在那時代之碑下刻了一筆,一筆又一筆,直到那刻痕深入骨髓,不可磨滅。
大生竹鼓
民國時,權貴中流行著一句話:“千金易得,大生壺難求”,大生壺指的就是范大生的壺。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有一個令人稱贊的細節,蔣經國托曾可達,送禮給中央銀行北平分行經理方步亭,而禮物正是一套范大生的“竹鼓”茶具。
編劇特意設計用臺詞加特寫的方式,展現該壺的價值連城。即使是位高權重的方步亭,看見這套茶具時,也動了心。
以竹入壺是清初以來的傳統,以物抒情,頌竹之品格,贊竹之境界。范大生所制竹鼓壺,以宜興特產翠竹入壺,整器線條流暢,富有節奏感。
▲大生竹鼓
仿竹節壺身,壺身微扁而不塌,蓋面隆起,竹枝蓋鈕仿佛自然生長胥出。在民國時,范大生的竹鼓壺也是十分風靡,卻一壺難求。
儲銘洋桶
“十里洋場”富麗繁華,甲于天下。茶榭、煙寮、戲園、酒樓、書場林立,構筑了發達的休閑娛樂體系。
自兩宋以來享譽天下的江南天堂,在晚清已由蘇杭移位于上海租界。
茶館,老上海風情舊景之一滬城內外,南市北市、沿河傍橋、十字街頭茶館遍布,茶客如云,茗香醉人,而洋桶則是茶館中最為常見的壺形。
▲顧景舟制牛蓋洋桶
紫砂洋桶壺創制于清末民初,以其造型簡練、便于攜帶、沖茗而一度盛行,并大多茗壺愛好者所接受,其『洋』之名乃是指,其最早是作為出口的茶具。
在當時,洋桶壺在茶館、好壺者、藏家眼中,既是首選的日用佳品,又是鑒賞藝術珍品。
▲儲銘洋桶
而最擅制洋桶者當屬儲銘,20歲后他即以制作紫砂洋桶壺成名。
1930年代后,儲銘的聲名更盛,許多公司商號皆向其訂制紫砂壺胚,尤以洋桶壺最受歡迎,而被時人稱為“洋桶王”。
投稿 + 購壺 + 微信
▼點擊下方 卡片 更快了解宜興紫砂
純色紫砂 | 中國宜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