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南寧5月19日電 (張廣權 羅風)《探尋多彩的壯族文化》18日在廣西南寧正式發(fā)布。該書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與廣西民族博物館合作出版。
《探尋多彩的壯族文化》一書歷時兩年打造,是一部全景式展現(xiàn)壯族歷史、生產、建筑及非遺技藝,融入立體書頁、互動機關等創(chuàng)新元素的壯族文化科普繪本。
圖為新書發(fā)布會現(xiàn)場。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供圖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總編輯黎志海在致辭中表示,《探尋多彩的壯族文化》用繪本的形式,將壯族的智慧與精神娓娓道來,通過立體頁、折紙頁、互動機關等趣味設計,讓民族文化從歷史的塵埃中躍然而出。書中呈現(xiàn)的各類文化符號,既是壯族文化的根與魂,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生動注解。
廣西民族博物館館長陸文東在致辭中指出,《探尋多彩的壯族文化》打破傳統(tǒng)閱讀界限,以趣味互動的形式、鮮活生動的畫面,為少年兒童量身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希望本書能讓不同民族的少年兒童產生文化共鳴,在心中播撒民族團結的種子,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基。
《探尋多彩的壯族文化》一書通過貝博和達儂兩位壯族小朋友的視角,帶領讀者開啟壯族文化探索之旅。從80萬年前廣西先民的智慧手斧,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石鏟,從古老的龍骨水車灌溉技術,到現(xiàn)代依然盛行的糯食文化,從甘蔗種植與制糖技藝,到獨特的干欄式民居,繪本全方位展現(xiàn)了壯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此外,該書還介紹了壯族傳統(tǒng)服飾“三層樓”、象征友誼的繡球,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織錦技藝等,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壯族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質,彰顯出中華民族共融共通的價值取向。(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