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上級下達的命令應該不打折扣堅決執行。
可18兵團從大西北挺進大西南時,62軍軍長對兵團首長分配的任務不公,表達強烈意見:我這個軍長該為指戰員說句公道話!
1949年,華北軍區1兵團改編為18兵團,隸屬于一野參加解放陜西等作戰。當西北獲得解放后,上級抽調18兵團南下大西南策應二野主力。
18兵團下轄60軍、61軍和62軍,過去都隸屬劉鄧麾下。后來堅持內線作戰被劃分到華北軍區、一野,后轉為二野。18兵團兵分三路,根據二野進展快慢決定行軍時長。3個軍在寶雞開會時,已經做工作分配,60軍進入川西,61軍進入川北,62軍進入西康。
62軍軍長劉忠在青海,沒有參加會議,當他得知62軍到艱難的西康時,他表示這是命令,還是研究討論。如果是命令自己不打折扣執行,如果是討論,為什么讓62軍進西康。62軍不僅要從陜南沿著最危險的崎嶇不平山路,現在又要部隊進入草地。他表示對62軍指戰員不公平。
62軍從始至終都是領導最艱苦的任務,部隊有沒有情緒,有沒有人提出意見,為什么其他兩個軍的任務和行軍路線很順,他們要經歷坎坷?按照一般情況,在執行過復雜任務后,兵團應該考慮到部隊實際情況,讓擔負任務較輕的部隊,執行下一個艱難任務。
兵團首長表示,其他兩個軍已經展開工作。對于劉忠不執行命令,有意見,兵團首長反饋給賀老總。老總把他叫去談話:為什么不執行命令?劉忠很委屈,既然是開會研究討論,自己能不能說話,有意見就代表抗命?那不如直接下令,還討論什么呢?
賀老總了解過前因后果后,對他說這是他們不對。
如今怎么辦呢?其他部隊已經展開工作,總不能把他們叫回來重新分配工作吧。作為三個軍長中資歷最老的,要顧全大局。
劉忠可是一位敢說敢做的指揮員,而且脾氣很直,心里想什么說什么。過去在陳賡領導的4縱擔任旅政委,部隊要在停戰令生效前拿下城池或者撤出戰斗,可戰斗打到膠著狀態后,時間已經來不及,馬上就要凌晨12點。如果能再給他幾個小時,就能拿下。可要嚴格執行命令,只能撤退,城墻上的指戰員無法撤離,繼續戰斗,最終犧牲,讓他非常憤怒,直言要回老家種地,打仗太窩囊。
解放大西南后,他被抽調去辦軍校,直愣愣說不去,找賀老總,找鄧政委,甚至到北京要找聶老總和羅主任,希望讓他到前線帶兵打仗。鄧政委是他的老首長,說話從來不會婆婆媽媽勸慰,只是說這是軍委的命令,自己無法改動。他可不管不顧,一心想去打仗,結果碰壁。
到軍事學院后,再也沒有離開過軍事教育,從南京到北京,一干就是幾十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