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黃瓜打叉錯了光長藤不結瓜,這是多少莊戶人踩過的坑!
好些人覺得枝杈多就能多結瓜,結果忙活半年收個寂寞。山東老張去年就吃了大虧,黃瓜秧子竄高才打叉,側枝搶光養分,結的瓜歪七扭八。安徽老王趕在連陰天打叉,沒三天黃瓜就爛根黃葉,雨天傷口易染病,這教訓太深刻。
打叉可不是瞎剪,得懂黃瓜的脾氣,時機不對全白費。
主藤長出第六片真葉就得下手,底下五節側芽全抹掉,這時候傷口小,愈合快。大晴天晌午頭打叉最合適,日頭毒水分少,傷口好得比陰雨天快三倍不止。剪刀要用酒精擦,別用手硬掐,留個短茬防病菌,貼著主藤剪等于給病害開門。
打叉前三天別澆水,地皮發白再動手,澆完水就剪容易淌汁招病菌。剪完叉得抹灶膛灰、打農藥、關棚保濕,一套流程下來傷口兩天就能結痂。
不同品種剪法不一樣,帶刺黃瓜靠主藤結瓜,側枝見一個掐一個,頂頭留倆備用枝。荷蘭小黃瓜側枝結瓜厲害,主藤長到第十節再留側枝,側枝兩指長再剪才不傷主藤。
早打叉能省三四成養分,一棵秧子多結七八根瓜,歪瓜裂棗也少兩成。
壽光種瓜能手說得好:“剪子底下見真章,結瓜能結到秋后霜。
”新手怕剪錯?留一成秧子不剪做對比,效果好壞一眼就能看出來。
打叉的門道多著哩,啥時候剪、咋剪、剪完咋養護,樣樣都得精細。咱莊戶人種地靠經驗,可這經驗里藏著科學,錯一步就可能少收不少瓜。
現在知道了吧,黃瓜打叉不是蠻干,得摸清它的生長規律,不然白費力氣。你家種黃瓜打過叉沒?有沒有遇到過光長藤不結瓜的情況?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種瓜故事,大家一起交流經驗。關注我們,后續還有更多實用的種植技巧分享。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種植還需結合實際情況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