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鶯花拋白發(fā),且將蠶豆伴青梅?!毖巯抡切Q豆上市的季節(jié),蠶豆色澤嫩綠,青翠可愛,是人們喜食的蔬菜。汪曾祺曾說:“蠶豆是很好吃的東西,可以當菜,也可以當零食。各種做法,都好吃?!?/p>
在我的家鄉(xiāng),蠶豆大多和油菜、小麥一起播種。蠶豆苗經過秋冬到來年四月開花、結莢。谷雨過后,青嫩的蠶豆成了老家人的時令美食。
記憶中,母親從田間勞作回來,順手從田埂上拔幾棵蠶豆帶回家。剝開豆莢,將一粒粒碧綠的蠶豆放在籃子里,然后用水洗凈。風箱柴火,油鍋燒熱,把蠶豆倒入鍋內翻炒后,再倒入半碗咸菜,放些蔥花姜片,鏟子在鍋里上下翻動幾下,蠶豆燒咸菜就大功告成了。那便是年少時最美味的下飯菜,就著它能吃兩碗米飯。
但最讓我難忘的一道菜還是蠶豆掌蛋。將嫩蠶豆去掉外皮、洗清,取二三個雞蛋打入碗中,把蛋液攪拌均勻。將蠶豆下鍋翻炒兩分鐘,再將蛋液入鍋和蠶豆一起炒,很快,一盤蠶豆掌蛋就端上了餐桌。盤里鮮嫩翠綠的蠶豆,與金黃的蛋皮混在一起,簡直就是絕配。人們還常用蠶豆與豆腐、韭菜、蒜苗、五花肉等食材一起,或燒或炒,做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
猶記得上學時學到魯迅先生的《社戲》,因為感同身受而歡呼雀躍。文章寫到先生和小伙伴們坐烏篷船看社戲,回來途中看到“岸上的田里,烏油油的都是結實的羅漢豆”,勾起了肚中饞蟲,于是偷摘了一大捧,煮好后“用手撮著吃”。“羅漢豆”便是蠶豆。那時,父母都忙于隊里的農活,我們這些孩子大多無人過問,饞了就呼朋引伴,在小河邊挖坑架鍋,將用線穿成串兒的蠶豆放入鍋里煮,再撒些從家里帶來的蔥姜蒜和鹽,煮十幾分鐘,就可以用樹棍撈起一串串蠶豆拎在手上吃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蠶豆的香,在我們的嘴邊逗留了一個夏天。
撰稿:陸金美
編輯:劉靜嫻、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