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但第三方平臺上卻有大量門票?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利用搶票軟件搶購倒賣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案,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對犯罪嫌疑人王某、劉某、何某提起公訴。
2024年10月12日,上海某博物館工作人員來到靜安公安分局報警,稱當年7月底至報案期間,官方放出的門票常常被“秒殺”,但第三方平臺卻頻繁出現高價門票待售,懷疑有“黃牛”通過技術手段搶票,導致部分通過正規渠道買票的游客搶不到票。同年12月,公安機關先后將王某、何某、劉某等人抓獲歸案,并當場查獲搶票軟件和設備等。
王某到案后交代,其從大學開始就從事“黃牛”生意,曾搶購過籃球鞋、手機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別人處購得一代碼文件,將其加載到某應用程序中,就可以實現避開博物館等文化場館微信購票小程序的時間限制,提前進入購票信息填寫頁面進行搶票。之后再加價出售,就可以獲得不菲收益。
“普通游客需要在放票時準時守在手機前,手動填寫信息然后提交搶票,而使用搶票軟件后,可以在放票前就提前填好相關信息,幾乎在放票的同時就能完成搶票。”承辦檢察官胡俊君說,通過這種方法,搶票成功率遠高于手動操作,嚴重破壞了正常的購票秩序。
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間,王某、劉某等人共同成立“工作室”,組織了數百名“搶手”,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搶票團隊。“搶手”們收到搶票任務后,盯著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的放票時間,提前利用搶票軟件錄入游客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等購票信息,放票時集中搶票,成功率一般能達到60-70%。
犯罪嫌疑人組織搶票、整理信息、結算工資等聊天記錄 來源:靜安檢察院
搶到票后,王某、劉某等人將門票加價出售給一家旅行社相關負責人等(另案處理),由旅行社相關負責人直接或者以門票與講解服務套餐形式加價出售給游客。“游客購買的所謂‘門票與講解服務套餐’,實際上大部分費用是加價部分。”檢察官說,原本成本價只有幾十元的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經過“黃牛”和旅行社的層層加價后,價格往往翻了數倍。
今年5月6日,本案經退回補充偵查后再次移送至靜安檢察院審查起訴。經審查認定,王某、劉某等人組織數百名“搶手”,累計搶購成功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9000余張,獲利20余萬元,后予以分贓。其中一名“搶手”何某,在2024年1月至10月間,經王某等人糾集,使用上述方法搶購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后將入館門票信息提供給王某等人對外出售,共計獲利1.4萬余元。本案其余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況正在進一步查證中。
靜安檢察院認為,王某、劉某違反國家規定,組織“搶手”何某等人未經博物館等文化場館同意,通過在某應用程序加載搶票代碼文件侵入官方購票系統,于非正常預約時間內提前進入預約頁面,輸入購票信息進而實施搶票,該行為屬于非法避開購票系統的時間限制,提前獲取網絡平臺操作權限并超越授權時間訪問修改信息,其因搶票成功獲得的購票入館二維碼系利用搶票軟件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處理、傳輸的數據。這一行為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其中王某、劉某情節特別嚴重,何某情節嚴重,3人的行為均已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原標題:《上海一博物館門票“秒空”,在第三方平臺為何能高價買到?》
欄目主編:王海燕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王閑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