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將進入小滿時節,此時氣溫升高、雨水增多,濕氣容易在體內積聚,飲食上要注重清熱祛濕。有句俗語說:“小滿吃4白,長夏病不來”,具體指的是哪4種白色食物,一起來了解下吧。
第1白:茭白
小滿是品嘗茭白的佳期,茭白生長在水中,被稱為 “水中參”,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 B 族和多種礦物質。它性涼味甘,有清熱利濕、利尿通便的作用,小滿時節吃能幫助身體排出多余水分,是初夏時節的養生佳品。
茭白的吃法多樣。最家常的是清炒茭白,將茭白去皮切片,熱油下鍋,快速翻炒至微微變軟,加適量鹽、生抽調味,最后撒上蔥花即可,口感清爽脆嫩。茭白炒肉絲也很受歡迎,先把豬肉切成絲,用料酒、生抽腌制 10 分鐘,炒熟盛出;再炒茭白,炒軟后倒入肉絲,一起翻炒均勻,鮮香下飯。
第2白:冬瓜
冬瓜,作為夏季的時令佳品,含水量高達 96%,幾乎不含脂肪,富含葫蘆巴堿和丙醇二酸,能促進水分代謝,加速尿液排出,達到利水祛濕的效果。而且冬瓜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正適合小滿炎熱潮濕的天氣。
冬瓜排骨湯是經典做法,將冬瓜去皮切塊,排骨焯水后,和冬瓜、姜片一起放入砂鍋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燉 1 小時,湯汁清甜,冬瓜軟糯。蝦皮冬瓜湯也很簡單,熱鍋燒油爆香蒜末,加入冬瓜翻炒片刻,加水煮開后放入蝦皮,煮 5 分鐘,撒上蔥花和鹽,鮮味十足。想清爽一些,就做涼拌冬瓜,冬瓜切片焯水,過涼水后,加入蒜末、小米辣、生抽、醋、香油,攪拌均勻,開胃又解暑。
第3白:薏米
薏米被稱為 “祛濕之王”,富含蛋白質、維生素 B1、薏苡素等營養成分,能健脾祛濕、利水消腫,還能增強免疫力。不過薏米性微寒,單獨食用易傷脾胃,建議搭配溫性食材。
薏米紅豆粥是祛濕良方,將薏米和紅豆提前浸泡幾小時,放入鍋中,加足量水煮至軟爛,可根據口味加少許冰糖。薏米山藥粥則能中和薏米的寒性,把薏米、山藥、大米一起煮粥,健脾祛濕的同時,還能養胃。喜歡甜品的,可以試試薏米銀耳羹,薏米、銀耳泡發后,和紅棗、冰糖一起燉煮 1 - 2 小時,濃稠香甜,滋潤又養生。
第4白:山藥
山藥富含黏蛋白、淀粉酶、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健脾益胃、助消化,還能增強免疫力,補而不膩。小滿時節濕氣重,容易影響脾胃功能,吃山藥正合適。
清炒山藥簡單又健康,山藥去皮切片,浸泡在清水中防止氧化變黑,熱油下鍋,加入山藥片快速翻炒,加少許鹽和白醋調味,口感脆嫩。山藥排骨湯營養豐富,山藥切塊,和排骨、玉米、胡蘿卜一起燉煮,出鍋前撒上蔥花,湯汁濃郁,老少皆宜。藍莓山藥則是美味甜品,山藥蒸熟后搗成泥,搓成球狀,淋上藍莓醬,香甜可口,孩子特別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