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公益環保教育項目“星星之火研學計劃”近日分別開展了京東專場及首開國風美侖小區專場,活動共吸引了近百名青少年和學生家長。通過沉浸式參觀、科普講解與游戲互動,讓參與者深入了解垃圾分類與資源循環利用的全過程,直觀感受垃圾分類與資源循環利用的實際意義,推動環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本次活動在愛回收通州可回收物分揀中心舉辦,參與人群所在區域也頗具代表性。其中,京東點位是愛回收智能回收機在北京地區單機回收量最高的點位,首開國風美侖小區則位列北京小區回收量第二名。本次活動成為孩子們探索“垃圾重生”奧秘的生動課堂。活動中,愛回收副總裁賴方瀟全程帶領參與者參觀分揀場,通過“沉浸式”體驗揭開垃圾分類的神秘面紗。
在智能分揀區,孩子們目睹了廢紙、塑料、金屬等可回收物如何通過高速運轉的傳送帶和智能識別系統實現精準分類,了解到“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藏”這一環保理念。
在再生物品展示區,現場陳列的T恤、背包、雨傘、絲巾、手機繩、再生記事本等商品,均由回收材料制成。在再生市集區域,由特殊兒童繪畫衍生品及手工手鏈更融入了公益元素。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選購心儀商品,既體驗了循環經濟的樂趣,也通過購買行為支持了特殊群體的藝術創作,讓環保教育與人文關懷深度融合。
目前,“星星之火研學計劃”已覆蓋全國多個城市,通過持續開展公益環保教育活動,助力青少年成為循環經濟的踐行者與傳播者。活動報名通道已同步開啟,面向全國中小學及環保機構開放預約,持續傳遞“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綠色生活理念。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