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城市職業學院(深圳技師學院)
設計學院的櫥窗里
世界技能大賽的獎牌在燈光下閃閃發光
33年前
當徐偉雄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時
大概沒人想到,這個執著于
“要辦最好設計專業”的年輕人
會帶著深圳學子在世界技能的舞臺上
從“零的突破”走到“獎牌拿到手軟”
“要讓每個學生帶著
‘設計改變世界’的底氣走出校門”
徐偉雄的深圳故事
是他個人對職業教育的堅守
更是技能讓夢想閃光的例證
01
用硬實力贏得職業尊嚴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各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2010年以來,中國連續參加了七屆世界技能大賽。而第一個帶領深圳選手踏上世賽賽場的,就是徐偉雄。
2015年徐偉雄帶著學生第一次站上世界技能大賽的賽場,學生馬韋欣代表全世界參賽選手宣誓,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洲選手。此后10年間,他指導團隊獲得了世賽2金3銀1銅3個優勝獎,實現中國在3D數字游戲藝術、工業設計技術、平面設計技術等賽項金牌和獎牌零的突破。
一個個獎牌背后,是他帶領教師團隊夜以繼日的堅守。“我們的課堂沒有‘假大空’。我們的學生要么能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要么就沖刺國際賽事的最高標準,硬實力才能為他們贏得職業尊嚴。”
有人說在設計學院里最幸福的是學生,壓力最大的是老師。
“教學質量是‘生命線’,我需要的老師一定要有真本事,一定要有技能,我必須親自考核”。徐偉雄在世界范圍內尋找最優秀的設計教育人才加入學院教師隊伍,直接從各大美院、頂尖設計企業中招徠人才。
此外,他接軌、對標國際標準,學習借鑒世界各國技能教育與培訓的經驗,完成人社部平面設計、3D游戲藝術、工業設計專業國家技能人才培養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和課程設置方案開發。
“世賽的成功證明,技能教育大有可為,培養了‘不同賽道的追光者’。”他指著正在實訓的學生,“一個潮汕來的孩子,能用3D建模技術做出讓國際評委驚嘆的作品,這就是深圳給職業教育最好的答案——技能,讓人生閃光。”
02
把理想設計變為設計理想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包豪斯在中國的巡回展深深震撼到我。”原本認為自己未來就是要成為一個畫家的徐偉雄,看到包豪斯以后認定了自己的設計教育之路。包豪斯是20世紀初德國創辦的建筑及產品設計學校,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設計學校,創校之初發表的《包豪斯宣言》倡導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這一理念被徐偉雄奉為圭臬。
2000年,深圳技師學院籌建設計專業,徐偉雄對學校領導和同事說:“以后,我們會打造最好的設計專業,教出最好的學生!”如何打造,徐偉雄目標明確:“我們的學生要在專業上追求理想設計,在個人的職業發展中追尋設計理想。”
“我希望我的學生做的設計是功能與形式高度的統一,緊緊圍繞就業需求開展教學,讓他們具備完成理想設計的能力。”設計學院一直注重結合深圳產業結構,致力于培養深圳本土化的應用型、復合型設計專才。
除了頂級的教學設備,“環境本身就是最好的設計課”。這種“沉浸式教育”源自他對包豪斯理念的執著,“我們的學生務必時時都處于美的浸潤中”。
設計學院的教學樓里,可謂是一步一景,徐偉雄大師工作室門口的陽臺每個季節都會有不同的花盛放。他每年都要親自改造一個校內區域,哪怕只是一個架空層,一個原本的邊角料,也要讓它活化起來。
03
深圳設計:讓世界看到中國匠心
在世界技能大賽的選手村,徐偉雄團隊設計的中國代表團徽章成了“搶手貨”。熊貓元素用極簡線條重構,被世界技能博物館永久收藏。“設計是最好的語言,它能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匠心。”
他發起的面向全球的“MGA中國生肖動態圖形設計大賽”成了國際設計圈的年度盛事。剪紙打造的中國龍、滿滿南洋風情的“龍·福”、水墨風白蛇傳……這場始于深圳的賽事,如今吸引全球300多所院校參賽。
“深圳是設計之都,更應成為設計教育的‘輸出者’。”他主導制定的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國家課程標準被全國2400所院校采用。帶領團隊把世賽評分體系轉化為日常教學標準讓“中國設計教育方案”有了具體參照。
“深圳是第一個愿意為室內設計買單的城市,深圳對設計服務的尊重讓我們從事設計教育更有信心。” 徐偉雄說。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
內容編輯:深圳人社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