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家棟 編輯/高莘】
5月20日,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 Power(君迪)正式發布2024年中國車市95后群體洞察報告。
該報告包含95后群體購車決策過程中的十大特點,通過購買與戰敗原因的交叉驗證,結合年輕群體對于目前產品質量與設計的體驗評價,進一步推導出針對年輕人的產品分級管理策略與策略中的核心關注點。
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新能源汽車消費滲透率已經突破50%,95后在新能源車市中占比26%,成為關鍵購車群體。
J.D. Power表示,該人群購車價雖低于市場均值,卻逐年攀升,相較于燃油車市場,95后消費者對新能源領域的消費支點效應更為突出。
在報告中,J.D. Power總結出多點95后消費者購車的趨勢變化,其中,在產品信息獲取、購車驅動因素、服務接觸體驗等方面變化較大。
產品信息獲取方面,95后的信息獲取渠道從線下轉至線上,研究顯示,95后對專業汽車網站、短視頻、種草平臺的使用率高于其他年齡段,而對品牌官網的使用率則為全人群最低。
文中圖片均來自J.D.Power
渠道偏好與內容需求的變化,將迫使汽車廠商重新構思其營銷策略,轉而將“去權威化”和“社交化體驗”作為營銷核心方向。當前很多“爆火”營銷案例,通過弱化品牌權威感、強化用戶參與度的策略,構建起用戶認可的情感聯結。
在購車驅動因素方面,產品顏值、操控以及先進配置等因素對于95后的影響更大。這些因素在作為車企核心賣點的同時,也是造成“戰敗”(即未轉化為成交)的主要風險點。
例如,在“操控”上,95后的抱怨集中在方向盤調校、底盤反饋、剎車系統等基礎性能的性能不佳與異響/噪音類別,反映出其對駕駛品質的敏感度提升。在“顏值”上,95后更為敏感的點則在于車身線條(引擎蓋的造型、車頂輪廓線的造型)、后備廂/背門的造型、車輪/輪胎的設計、全景天窗等因素。此外,報告還發現95后對智能座艙的偏好已經超過輔助駕駛。
在服務接觸體驗方面,95后則對于效率和透明度有著較高的要求。研究顯示,若服務節奏拖沓,95后的滿意度會明顯降低。同時,95后對“透明度”要求也更高,一旦在購車過程中遇到“沒有告知額外的費用”的情況,其對于品牌的好感度會明顯低于行業平均值。
J.D. Power表示,這一代消費者對“時間價值”與“信息透明”極度重視,信息數字化、過程透明化,將成為車企與年輕消費者群體建立信任的基本動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