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隨著攜寵出行需求激增,國內航司競相布局"寵物進客艙"服務。深藍智庫調研發現,部分"寵物進客艙"機票單程最高可達2000元。這一服務不僅成為航司應對客運收益下滑的新手段,也推動了"民航+寵物"服務產業鏈向檢疫、保險、旅游等上下游延伸。然而,"人寵同行"的品種限制、客艙安全與旅客體驗的平衡等問題仍是行業面臨的現實挑戰。專家指出,未來"寵物友好航班"或成常態,但相關政策和規則的完善與執行是關
從貨艙到客艙
越來越多的寵物正在被允許進入飛機客艙,被放置在主人前排座椅下方或相鄰座位上,與主人一同開啟飛行旅程。
據深藍智庫不完全統計,2025年以來,海航、南航、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多家上市航司都試點提出或升級"寵物進客艙"服務。其中,海航和南航擴大了寵物進客艙的站點或航線范圍,東航、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則是試點推出"寵物進客艙"服務。
在這些"寵物進客艙"服務中,"人寵同行""人寵共融"是最主要的概念,幾乎所有推出該服務的航司都提到了相關說法。在不斷優化寵物相關服務的背后,是攜寵航空出行的需求越發強烈。
以國內最早推出該項服務的海航為例,2018年起,海航率先推出"寵物客艙關愛服務"。2025年以來,海航將成都天府等站點納入該服務的應用站點范圍,又推出了新的"寵物占座"服務。
海航寵物客艙服務相關負責人張皓向深藍智庫表示,從市場判斷和用戶需求方面來看,《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城鎮犬貓消費達3002億元,攜寵出游成為新熱點。
社交媒體平臺的討論熱度也反映出旅客需求。張皓提到,海航持續關注和收集來自社交媒體平臺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小紅書上"哪些航司可以帶寵物進客艙"相關筆記達37萬篇,用戶對寵物進客艙服務保持高關注度。
此外,在"寵物進客艙"之前,我國民航業與寵物運輸相關的服務大多為寵物托運,即按照相關規定,將寵物放置在寵物箱中,作為行李裝在飛機的供氧貨艙內運輸。這種航空托運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痛點,例如,人寵分離可能導致寵物應激、主人焦慮等情況;部分寵物也因體型大小、品種等規則限制無法被托運。張皓表示,"寵物進客艙""寵物占座"等服務能精準滿足這部分旅客的需求。
需求帶動之下,越來越多的航司入局"寵物經濟"。
東航方面表示,越來越多的人將寵物視為家庭重要成員,航空出行場景中的人寵分離痛點日益凸顯,試點推出"寵物進客艙"服務是為了讓更多旅客感受到"人寵同行"的飛行體驗。吉祥航空相關負責人也提到,推出該服務能有效解決傳統貨艙運輸中存在的寵物應激風險、主人分離焦慮及流程繁瑣等問題,有助于實現寵物家庭"和毛孩子一起去旅行"的心愿。
寵物占座的高收益
在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占明看來,"寵物進客艙"服務的普及意味著,航空客運服務模式正在從單一運輸向情感消費拓展。該服務的推出和升級,是民航業應對同質化競爭、拓展收益的有效手段。
對航司而言,"寵物進客艙"服務能帶來多方面效益,尤其是在機票價格下降、客運收益承壓的情況下,最為直觀的是提升客票收益。
據深藍智庫統計,大多數開通"寵物進客艙"服務的航司,對寵物收取的費用在1500元以內。東航"寵物進客艙"的收費標準是每只寵物1288元/航段;南航"寵物進客艙"的收費標準是,當航距小于2000公里時每只寵物1299元/航段,大于或等于2000公里時每只寵物1499元/航段;海航每只寵物1399元/航段;吉祥航空每只寵物1500元/航段;春秋航空單程寵物機票票價999元起(不含燃油費)。
"寵物占座"服務還會收取更高的費用。以南航為例,根據航班剩余座位情況,旅客可以購買額外座位,把寵物放置在座位上。一個額外座位需要400元,兩個則是600元。如此疊加之后,南航的"寵物進客艙"收費可高達1899元/航段(航距小于2000公里)或2099元/航段(大于或等于2000公里)。
2024年,以三大航為首的眾多航司客運收益出現下降。國航2024年的每客公里收益為0.5338元,同比下降12.41%;東航的客運人公里收益0.512元,同比下降13.66%;南航的每收費客公里收益為0.48元,同比下降12.73%。中國航協數據顯示,盡管2024年的旅客運輸量創新高,但全年經濟艙平均票價同比下降超10%,全年客公里平均收益水平同比下降12.5%。
民航業內人士林智杰表示,"寵物進客艙"服務不僅能夠滿足旅客的個性化出行需求,也能夠增加航空公司的收益。帶上一個"毛孩子",相當于多賣一張機票,這也是航空公司增加收益的一個方向。
陳占明分析,當客運收益減少,航司就需通過高附加值服務吸引高凈值客群,恰好寵物主群體消費能力強,愿為服務溢價買單。同時,利用寵物服務,航司還能優化長期客源結構,增強高消費養寵家庭旅客的黏性。寵物"占座"需提前鎖定名額,對于提升客座率、減少空座損耗也有一定助力。
此外,推出寵物服務也是航司對情感消費的重視。養寵人將情感寄托于寵物,在這樣的趨勢之下,以寵物服務獲取旅客的信賴,也是航司強化品牌形象、提升旅客黏性的有效手段。
吉祥航空相關負責人表示,航空服務需要更具溫度的創新,吉祥航空希望通過場景化產品設計,讓飛行成為人寵共享的溫馨體驗。
攜寵出行的想象空間
"寵物進客艙"服務帶來的效益并不止于航司。從托運到進客艙,"民航+寵物"的服務內容正在不斷完善。從行業發展來看,包含"寵物進客艙"在內的"民航+寵物"服務推動了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也是服務經濟深化發展的體現。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達5928億元,同比增長20.1%;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500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人們對寵物角色的認知從情感寄托逐漸轉變為家庭成員,他們在寵物身上的消費也在不斷增加。這種趨勢推動了寵物食品、用品、醫療、娛樂等各方面的消費增長,中國寵物經濟產業將迎來廣闊的增長空間。
陳占明認為,航司通過"寵物進客艙"等服務切入藍海,搶占先發優勢,由此能進一步將產業鏈延伸至寵物糧、航空箱等領域,形成"民航+寵物"經濟生態,上游可促進寵物檢疫、疫苗等配套產業標準化,下游帶動寵物友好酒店、旅游線路、保險等衍生服務發展。
此外,"民航+寵物"還存在許多深度融合發展的可能性。陳占明表示,國內航司可以借鑒國外模式逐步推出全艙寵物友好航班,拓展跨境寵物旅游至東南亞、歐洲等熱門目的地,利用數字平臺整合預約、檢疫、保險、目的地服務形成"一鍵攜寵出行"平臺等。
安全與體驗的平衡
不過,即便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寵物托運的痛點,但"寵物進客艙"的先行模式也存在挑戰。
陳占明提到,目前國內航司在進客艙方面依然對寵物的大小、品種有一定要求,且我國相關制度標準尚不完善,航司對寵物品種、體型、檢疫要求不一。在旅客需求方面,航司還要注意平衡養寵旅客與其他旅客的需求,例如,部分旅客對寵物毛發過敏、如何消除怕貓怕狗旅客的顧慮和抗拒等。
林智杰則提出,在"寵物進客艙"的實踐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航空安全相關的保障,比如寵物疫苗是否齊全、寵物箱是否結實且閉鎖、禁止旅客在飛行過程中打開寵物箱,避免威脅到飛行秩序和客艙安全。
對于如何確保"寵物進客艙"服務的流程順暢,張皓向深藍智庫介紹,海航會與機場及相關部門協調,明確各方職責和工作流程;對值機、安檢等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使其熟悉服務流程與規定,掌握運輸要點,提升服務和應急能力。
深藍智庫也注意到,目前推出"寵物進客艙"服務的航司都對每個航班上攜寵同行的數量、攜寵座位區域進行了限制,每趟航班客艙的寵物數量都控制在2—4只,且每名旅客僅能攜帶1只寵物。
張皓還表示,在飛行中,海航的乘務組會時刻關注寵物狀態,及時提供協助,保障旅客和寵物有安全與舒適的體驗。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牛清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