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第26個世界計量日,主題為“計量順時代之需,應民生之盼”。今年世界計量日中國主場活動在廣州白云國際會堂舉行,活動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辦,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南方電網公司承辦。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聯合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白云區凱德廣場主辦了民生計量活動。
2025年是《米制公約》簽署150周年、國際法制計量組織成立7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頒布4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世界計量日活動旨在加深民眾對用電、用水、用氣等各行各業計量的認知及理解,進一步宣傳計量在服務市場監管、促進質量提升、保障民生、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及引領科技進步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5月20日上午,白云區凱德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民生計量現場活動設置了“計量歷史科普”“計量支撐產業發展”“民生計量宣傳”“計量惠民檢測”四個展區,還設置了互動游戲、看展打卡、現場公益檢測等活動環節,讓廣大市民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加強對計量知識的認識。
在廣州,千家萬戶的用電安全感,離不開精準計量的默默守護。在供電局展區中,工作人員向市民展示電表防護“三道鎖”:出廠封印、檢定封印和安裝封印。“這就像給電表上了三重保險,確保每一度電都算得明明白白。”工作人員解釋道。
依托南網在線APP的“居民用電日歷”功能,廣州供電局將精準計量數據轉化為可視化、個性化的用電服務,讓市民對每一度電都“心中有數”。家住白云區的李女士對此深有感觸:“以前總擔心電費突然上漲,現在每天打開南網在線,就能看到前一天的用電情況,還能和鄰居對比用電量,特別方便。”她笑著說,鄰居們現在經常在小區群里“曬”用電日歷,互相請教省電小技巧。
不僅居民用電有了日歷,如今光伏發電也有日歷可查。 2025年,南網在線APP推出了分布式光伏“臨近發電水平”“光伏日歷”“自發自用監測”等功能。增城區的張先生自家樓頂安裝了光伏板,如今通過手機APP發電情況一目了然。“每天光伏發了多少電、自家消納多少、余電送給電網多少都顯示得清清楚楚,就像給太陽能裝了個‘記賬本’。”
小小日歷背后,是廣州供電局以精確計量為基礎,將硬核技術轉化為便民服務的生動實踐,真正讓計量數據成為護航民生福祉的“暖心標尺”。
(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鄭彩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