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深耕教育沃土 筑夢桃李芬芳
——深圳市光明區教育幫扶團隊領隊黃慶通田林縣支教紀實
在桂西北的群山間,一場跨越山海的教育幫扶故事正在書寫。2023年8月,深圳市光明區教育幫扶團隊的自駕車隊蜿蜒穿行在廣西百色的群山中。車窗外的山水田園風貌如詩如畫,車內,深圳市光明區教育幫扶團隊領隊、田林縣初級中學新任校長黃慶通攥著田林縣初級中學的資料,眉頭微蹙——這所擁有70余年歷史的學校,正因生源流失、師資薄弱和管理滯后陷入發展困境。為此,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要讓田林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p>
如今,在黃慶通的帶領下,這里正經歷著從內到外的蛻變,成為粵桂教育幫扶的生動樣本。
黃慶通目送孩子們放學。田林縣初級中學供圖
文化鑄魂:讓校園煥發精神新貌
初到田林,黃慶通敏銳察覺到師生精氣神的“渙散”:學生儀容不整、課堂紀律松散、教師士氣低迷。他以“德育”為突破口,結合校史,提出“德善美”核心文化理念,將“三月三”民俗、八渡筍文化等本土元素融入校本課程,打造“尚德文化長廊”“崇文園”等文化地標,讓校園成為傳承民族文化的載體。
一場“儀容儀表專項整治”拉開改革序幕。黃慶通親自示范標準發型,帶領教師每日在宿舍門口檢查學生校服褶皺不整情況。推出“崇德尚美班級”流動紅旗評比活動,該活動有效帶動學生們自發打掃教室、布置文化墻等。短短三個月,學生行為規范達標率大幅度提升,家長驚喜發現孩子回到家會主動疊被子、幫做飯,感嘆“像換了一個人。”
文化的力量悄然沁潤校園,每年的“三月三”民俗文化藝術節,學生都紛紛身著民族服飾,將壯劇、山歌等非遺表演搬上舞臺,文化自信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生根。黃慶通說:“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喚醒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與自信?!?/p>
深圳市黃慶通帶領學生跑操。田林縣初級中學供圖
教學革新:讓課堂點燃求知星火
針對“教師滿堂灌、學生低頭睡”的低效課堂,黃慶通提出“激、趣、和、美”四字教學理念,邀請深圳名師開展“同課異構”教研,將項目式學習融入課堂:歷史課上,學生化身“小考古學家”對比炎黃部落與現代農耕;生物課上,師生走進萬吉山開展生態考察?!霸瓉碇R可以這么有趣!”九年級學生小韋在筆記中寫道。更具突破性的是“粵桂教研共同體”的建立——通過“雙師課堂”,田林學子與深圳學生同上一堂課;借助中國電信捐贈的“云巡課系統”,教師實時觀摩名師教學。
通過實施一系列系統性教育改革措施,學校在育人質量、師資建設、辦學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在2024年首屆教師微課大賽中,30余項優秀課例被列入校本資源庫,學校更獲評田林縣首個“教科研基地示范校”;2024年中考,該校A+率超額完成目標10%;2025年模擬考總分平均分同比提升12.3%。教師馬新革感嘆:“黃校長的理念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教學的新天地?!?/p>
育才賦能:鍛造帶不走的師資隊伍
“幫扶終會結束,培養本土師資才是根本。”黃慶通構建“青藍工程——攻堅計劃——領航工程”三級培養體系,為青年教師配備深圳、田林“雙導師”,選派骨干教師赴深圳跟崗學習。教師鄒琴音將“大單元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所帶班級英語成績提升20%。
為激發教師發展內生動力,他創新設立“雅善教師”獎,將教學業績與教研成果納入考核;推行“首問負責制”,讓年級組自主管理。一年間,5名教師獲市級賽課一等獎,50余人次在縣級比賽中摘冠。青年教師韋秀蓮直言:“成長路徑從未如此清晰?!?/p>
資源整合:構筑智慧教育新生態
面對辦學條件簡陋的“硬傷”,黃慶通四處奔走,爭取粵桂協作資金、深圳慈善會捐助和社會愛心支持,累計籌措211.95萬元,用于改善校園設施:“人車分流”新東門拔地而起,教室換上護眼燈,智慧教室配備AI互動“云巡課”系統。
更令師生動容的是,為籌建“崇文學術廳”“尚德教學研討室”,他連續一周凌晨修改方案,帶病驅車趕往深圳對接企業。一名企業家被他的執著打動,當場捐款50萬元?!敖逃亲畲蟮拇壬?,黃校長讓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師者仁心?!本栀浾吒锌?。
如今,曾經昏暗的校園已成為設備先進、充滿人文氣息的“智慧希望校園”。
山海情深:用愛澆灌靜待花開
支教近兩年,黃慶通把田林當作“第二故鄉”。他堅持每天6點半到校,陪學生晨跑早讀,周末走訪留守兒童家庭。學生小黃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孤僻,他贈送口琴鼓勵其加入音樂社團,如今小黃已考上高中,性格開朗自信。2024年教師節,學生們將手繪的壯錦書簽塞滿他的辦公室表示致謝,卡片上寫著“您是我們心中的‘深圳阿爸’?!倍閷侠锏乃幤浚刂鵁o數個熬夜工作的夜晚。
從深圳灣到樂里河畔,黃慶通用行動詮釋著“教育是靜待花開的守望”。如今的田林縣初級中學,晨讀書聲瑯瑯,晚自習燈火通明,正一步步朝著“廣西尚德教育特色學?!边~進。而他的目光早已投向更遠的未來:推動粵桂教師常態化交流,建設“智慧校園”示范校,讓教育振興的星火燎原壯鄉大地……
教育幫扶的意義,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用愛與信念為山區孩子種下希望的種子。黃慶通和他的團隊,正以山海為箋、以奮斗為筆,在田林的沃土上書寫著“教育公平”的動人篇章,讓每一粒種子都能在陽光下茁壯成長。(潘香玲、鄧國禮、黃學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