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品更多嘗試在內心與現實之間尋取一種平衡。因為這些可以觸動潛意識。多元的時代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許多物的邊緣都變得模糊。曾經,藝術家不斷強調平面化、符號化,這種自我抑制的轉化,觸及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真實,就像孤絕的情感和自我尊重的態度。更在意強調在不確定中感受著不確定的環境,而非以往只重視確定意義本身。寫精神是藝術,寫形象是技術,寫形象越似越非,寫精神似非卻是。非自然表象,可謂創作主體完成的第二自然,屬于創作主體的價值,其指向應該是人格的自然外化。
喜歡用個性化語言體現時空邊界傳達本質的聲音。所有這些,都是真實生命對于真實世界的注釋。日常生活既有庸常的特征,也有瞬間的活力。希望藝術創作有一種安靜不可見的力量探尋事物本質,雖然我們無法實質性獲得,但也可以想象出獲取它的樣子;還可以用眼睛穿過它,進入不受時間或形式限制的領域。
在紙上可以窺探世界。
繪畫可以讓個人意識流動與現實束縛的矛盾通過繪的方式改善,作品可能會成為自言自語的另一個自己,畫面可以編織傳說,模糊固有意識與記憶之間的界限,還可以秉持一種懷疑和一種溫和的信仰,求證自己的所見所想,這是一種可視化的體驗。
眼睛所見的世界由各種不同的對象組合而成。我認為,組合不只是一種視覺的藝術,更是一種溝通的藝術。如同語言兩者皆是溝通的媒介,而對象組合進行的是視覺溝通。每一種組合透露出各自的訊息,如同有趣的推理或想象力練習。
不干涉也不操縱所看到的物,主要在于如何看,而不是如何辨認,這是屬于我的方式和理念。
一點點地尋找表現對象,而不是去做斑駁的組合。
文/楊大偉,來源:大偉視界)
作品欣賞
藝術家簡介
楊大偉,山東曲阜人。先后就讀于山東曲阜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訪問學者?,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委員,浙江傳媒學院教授,美術館常務副館長,策展人。作品被海內外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