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8年,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時,富士康前往美國建廠時的場景,郭臺銘與特朗普象征性地鏟下了第一缽土后宣布:這里將建起全球最先進的組裝工廠,源源不斷地為美國人民生產本國制造的蘋果產品。
這是7年后的今天,美國富士康工廠真實的場景,除了一座孤零零的廠房外,其余部分已經停工很久了。
反觀富士康在印度的進度,只能用“神速”來形容——2021年拿地,2022年完工,2023年投產iPhone14,去年已能生產iPhone最高級的產品Pro Max了。
關鍵是,這些都是在特朗普下臺后干的。
大家可以感受下如今印度富士康的規模,接送員工的大巴塞滿了停車場,少說有兩萬人的規模。
被郭臺銘擺了一道,特朗普的憤怒可想而知,這不,昨天報復就來了——
借著庫克陪自己出訪中東之際,特朗普突然問他:“你覺得我對蘋果公司怎么樣?”
庫克哪敢說不好,連忙稱贊:“總統您對我及公司都非常好。”
特朗普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話鋒一轉,又問:“那你們為什么要在印度建那么多工廠?!我聽說現在20%的iPhone是印度人生產的,而且你們還打算在兩年內將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全換成印度的,有沒有這事兒?”
庫克剛想申辯,說:“總統閣下,您是知道的,這不是我們決定的,是富士……”
“康”字還沒說出口,特朗普就打斷了他:“我不喜歡這樣,蒂姆!”見庫克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又用嚴厲的口吻重復了一遍:“我不喜歡!”
庫克仍想解釋,蘋果供應鏈的復雜性,及在印度生產的合理性,可特朗普已不想再聽,命令道:“忘了印度吧,他們能照顧好自己,美國人民想用自己生產的iPhone。”
隨后,特朗普在記者會上,公布了上述與庫克爭論的過程,并補刀說:“印度人根本買不起iPhone,在那兒建廠毫無意義。”
郭臺銘聽到這個消息后,估計要哭暈在廁所里。
要知道,近幾年,富士康在印度投入了超過了100億美元,建成了九大生產基地及30多座工廠,好不容易培養出了十幾萬熟練工,眼瞅著能生產最高版本的iPhone了,良率也上去了,到了收獲的季節,現在你讓我退出印度市場,去美國生產?!這不是耍人玩嗎?當年可是蘋果讓我去印度建廠的!
問題是特朗普不認,他只記得,七年前,是你郭臺銘來白宮,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證要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廠,我還給足你面子,一起出席了開工儀式。可你給了我什么回報?一棟爛尾樓,沒有雇傭一個美國工人,我們之間到底是誰先耍誰的?
回憶這些年郭臺銘的所作所為,也許可以用“進退失據”“夜郎自大”八個字來形容。
相信不少人還記得,前幾年,他曾大言不慚地表示,“不是富士康有求于大陸,是富士康賞飯給大陸人吃!”一句話把14億大陸人得罪了個遍。
無論誰,尤其是商人,成功之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保持低調謙虛,千萬別過高地估計個人能力,以為企業成功了,全靠自己的努力,比別人聰明,比別人拼。
成功有個人因素不假,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比如,雷軍曾說,比他努力的人多了去了,但為什么那些人沒成功?可能是差了點運氣。
前幾天,巴菲特也說,他的成功有一半的原因是自己生在了美國,是美國這個環境給了他成功的機會,如果把他生在非洲,再怎么努力也沒用。
所以,努力只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成功更取決于運氣和大環境。
郭臺銘不懂這個道理,在別人一聲聲恭維聲中,迷失了本心,變得越來越口不擇言,發展到最后,連特朗普都敢耍,在臺上的時候,送錢送人,下臺了,立刻撤資。
沒想到,4年后被特朗普殺了個回馬槍,估計投在印度的100億是夠嗆了,富士康現在最該做的是給印度工廠尋找買家,打包出售給像塔塔、信實這樣也有3C代工業務的公司,爭取多套點錢出來,然后再捧著兩百億去美國建廠,求得特朗普的原諒。
如果死不認錯,一怒之下,特朗普極有可能叫停蘋果給富士康發的訂單,因為全世界只有一家蘋果公司,但能組裝iPhone的公司至少有10家,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缺乏核心技術,過度依賴代工業務的富士康大概率只有賠錢認栽的份兒。
作者:95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